本版导读
别总替代丈夫照顾婆婆
儿媳妇的孝心也会出错吗?其实,孝敬老人,尤其是孝敬那些有病的老人,远远不是“顺者为孝”这么简单。尽管儿媳妇出于孝心照顾婆婆,但是在照顾老人、关心老人的问题上,不要完全替代丈夫照顾婆婆。因为儿子对母亲的爱是儿媳妇无法替代的,这是母亲最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精神支柱。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因为各种压力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电视剧《媳妇》讲述的就是一位患抑郁症的老人和儿媳妇之间发生的故事。剧中的婆婆从副县长退下来后,得了重度抑郁症,性格变得古怪,由于她已经丧偶,儿媳将她接回家,照顾她、关心她,希望她能找回曾经的开心和幸福,可适得其反,婆婆却割腕自杀,使善良贤惠的儿媳成为众矢之的。她虽然以善良宽容和女性的柔韧,默默承受着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带给她的重重压力,但最后还是不幸患上抑郁症和肝癌。
像剧中的婆婆,虽然看上去像个“女魔头”,蛮横不讲理,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其实她非常值得同情。老人在丧偶以后,最渴望得到儿子的关爱。向儿子倾诉心中的郁闷,是老太太解决重度抑郁症最有效的办法。所以,聪明的儿媳妇应该在照顾老人这个问题上,千方百计和丈夫沟通,无论丈夫的事业有多忙,都要督促丈夫尽量抽出时间,去陪伴老人,让他拉着母亲的手,听她唠叨,尤其是在睡觉前,这种陪伴还特别有助于老人安然入睡。
这样,有了丈夫孝敬母亲做基础,儿媳妇再照顾老人就顺理成章了。否则,老人只见儿媳妇一个人照顾自己,反而不买账。别看老人生病了,她毕竟是母亲,她的心里永远是先惦记儿子,如果儿子总不在身边,日久天长,导致严重缺乏安全感。可想而知,在这个前提下,可能对儿媳妇很挑剔,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王纯 张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