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29日
北国周末-发现·文轩
02

心理暗示作用堪比药物

当病人期望一种疗法有效时,控制疼痛的大脑区域变得活跃,导致止痛物质内啡肽的分泌。结果,无论这种疗法有无直接效果,患者都会感觉更佳。

也就是说,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药物会发生作用,那么即便在使用假药的情况下,也可以导致其大脑释放止痛物质,达到跟使用真药一样的效果。

近日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医学磁共振研讨会上,德国汉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这一研究结果。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19名健康的志愿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在扫描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激光针扎志愿者的手。研究人员告诉志愿者,一种止痛药膏已经抹在了他们的其中一只手上,而另一只手抹的是用于参照的普通润手霜。

但是,实际上,志愿者的两只手上涂的都是普通润手霜。当志愿者相信他们手上涂的是止痛药膏时,他们表示感到手被扎的过程没那么痛,而且大脑跟感觉疼痛有关的那部分区域也不活跃。这一研究从生理学角度

进一步印证了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即心理暗示对

于病人的潜在积极影响。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近年来,在医学实践中,安慰剂效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200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丹麦48%的全科医生承认一年至少有10次会给病人开安慰剂。

但是,此前,科学家一直未发现安慰剂效应如何减轻疼痛的原理。

(宗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