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渭南市总组织全市工会干部学习澄城县维权经验
全面推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
本报讯 7月10日,渭南市总工会组织全市百余名工会干部到澄城县尧头、韦庄镇参观学习。工会干部边看、边听、边学,亲身感受澄城县的维权经验。通过现场实际学习和经验交流,渭南市总在全市11个县市区和高新区力推行业性区域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澄城县总工会从县情实际出发敢于创新,在全省率先组建行业性区域性工会组织,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把维权职能上提一级,从力量整合上将劣势变为优势,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社会配合的维权工作格局,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创造出县级工会维权工作的新经验。澄城县尧头镇的经验曾在全总专项工作会议上进行过交流。省总工会在今年初的全委会上印发了澄城县总工会的经验,要求各地学习借鉴。渭南市总工会要求全市工会干部认真学习澄城县的经验,切实把推行行业性区域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制定硬性考核指标,认真落实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
省总工会副主席陈一民在现场会上畅谈了自己先后三次到澄城县实地考察的感受和体会,对渭南全市推广澄城县经验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全省学澄城,渭南当先行;渭南各县学习澄城经验,由于客观条件基本相同,可以实行“拿来主义。”陈一民强调,学好澄城经验,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要充分认识推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对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的意义,要纠正把推行集体合同、维护工人权益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对立起来的错误的思想认识。那种靠剥夺职工权益求得经济发展的做法是短视的、愚蠢的、危险的。 本报记者 王仓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