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16日
权益·保障
03

和钱有关的无奈

踏着缝纫机的脚踏板,不时抬头看看门外,外面稀稀拉拉地下着雨。“妈,水开了。”一个稚嫩的女声从里面的屋子传出来,王兰旋即从缝纫机后转到煤气灶前。

玻璃门哗啦一声被拉开了,一个高大的身影转了进来,李强——王兰的丈夫下班回来,傍晚6点钟。见了记者,李强伸出了双手,很热情,还约我一同吃晚饭。

加班是家常便饭李强是蓝田县人,来西安打工有十几年了。从最开始的每月工钱150元,到现在的每月工资2000来元。

现在在西安市一个私营工厂的车间做管理的李强,已经在这个厂子工作八年了,虽然厂子至今也没有和他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三金。“很多企业都是这样,也许今天来干活明天就走了,我这是干得时间长的,而且厂子也不会主动和你提出签订劳动合同。有许多工人也不愿意签合同,当然他们不会考虑劳动关系的稳定,他们只想的是我不愿意干的时候可以随时走。我们这经常发生和老板发生争议的连最后一月的工资都没结就走的,打工的没钱,和老板玩不起。”

没有劳动合同做保障的李强们天天都在加班,一年四季没有几个休息的日子。

“我们厂管理人员每月‘正常’的工作日是30天,工人每月‘正常’的工作日是26天。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假,放假只有当车间的宣传板上写有谁谁明天不用加班他们可以不来之外,其他人只能来上班,你要是不来的话,那就要扣你的工钱,50元或者100元,老板说罚你多少就是多少,如果你不想被罚的话,那你可以用加倍的劳动来补偿,比如你缺了一天的班,你就得再补偿两天的班。另外我们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工厂对工人的劳动定额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工人都希望自己多做一些。基于以上两点,几乎每个工人天天都在车间里干活。”李强对记者说。

没有时间照顾家

“早上八点钟上班,七点多一点儿就从家里走了,中午也没有时间回来,现在在厂子里做管理回家还比较早,每天5点半或者6点钟就回来了,以前在车间干活的时候,都是8、9点钟回家,累得倒头就睡,你还能指望他给你干点什么?而且一年到头都是这样,每年的放假时间放在一起才有10天,我觉得他都不是我们家的了,他是工厂老板的。”说起李强,王兰显出一丝无奈,“孩子是我照顾的,菜是我买的,房子是我打点的……找他,根本没时间,当然他也是为了赚钱。”

虽然家在郊县,近在咫尺,但是在这个厂子上班八年以来,李强都没有回过几次家。“快到法定节假日的时候,老工人和干部就会问老板:“咱们五一放几天假?”老板看都不会看你一眼:“放假?你看,咱们这有这么多活……”“得,老板说这话的时候,就代表了放假是没戏了。我去年五一休息了三天,十一休息了两天,过年初四就回来上班了,平时根本就没有假期。”

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班,导致李强每个月想带着媳妇和孩子出去转转也成为梦想。王兰说,小孩8岁了,他爸没有带她到哪里去玩儿过,以前我在单位没下岗的时候孩子都放到父母那里,现在下岗倒好,我在家可以缝补洗涮赚一些钱,也有时间照顾孩子了。

和钱有关的无奈

“一年到头都在加班,根本就没有学习、娱乐的时间。工人们不知道休息好吗?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啊!虽然没有加班工资,但是多加工几个零件就是钱啊!”

李强除了在厂子上班以外,自己还攒钱买了一个机床,平时自己也包些活,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李强自己干了个通宵,白天在厂子干,晚上在家里干。“以前比这苦多了,白天上班,晚上骑着摩托拉客,天天到半夜,那时候西安还没有禁摩……现在日子稍好了一点,但是孩子马上就长大了,在西安还没有房子,我们都没有医保,不拚命赚钱都活不下去。”

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千万个李强这样的外来务工者成为了工人。由于存在类似的问题,他们无奈地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上。超时劳动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他们不敢奢望享受社会的阳光,但社会不能对此袖手旁观……

本报记者 马海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