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提前一年实现普九目标
本报讯 去年,我省各级财政加大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共免除了3.53万名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的杂费。昨日,记者从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关于检查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获悉,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省义务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提前一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并于今年6月在西部地区率先通过了国家督导检查组的“国检”验收。
——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长。2004年以来,我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58.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3亿元,增长42.8%。全省初中和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从2005年的162.33元、104.98元增加到2006年的453.41元、368.39元,分别增长了1.79倍和2.5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从2004年的1.8亿元增加到去年的7亿元,增长2.9倍。
——保学控辍机制初步形成。近年来,我省各地政府针对义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残疾儿童无法享受特殊教育、“留守儿童”教育薄弱、贫困学生辍学等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扶残助学措施,初步建立起保学控辍机制。截至去年底,全省已解决19.8万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基本实现了残疾儿童少年的就近入学问题。
——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初现成效。去年,省审计厅对我省2005年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进审计时,发现有关县(区)存在生均公用经费财政零预算、挪用城市教育附加及未按规定标准拨付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等问题。目前,审计出的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有关县(区)共补拨生均公用经费、城市教育附加、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127亿元。省教育厅还会同物价、财政部门认真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取消了城市学校的借读费等不合理收费。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王舒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