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开展工资协商 收入逐年递增
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本报讯 在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职工涨工资不是由企业管理层单方说了算,而是由职工方代表与企业方代表协商决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在该公司已开展三年了,职工收入连续两年以26%和18.7%的速度递增,确保了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原系国有企业,从2004年就开始进行了工资集体协商的试点工作。当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为了保证职工最基本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经双方代表协商确定: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的情况时,职工月工资不得低于西安市最低工资标准;在非正常情况下,也应保证最低生活水平,不得低于每月180元(当时西安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并且将此项协议明文写入集体合同。
2005年,企业进行了改制,国有资产全部退出,职工全员身份置换。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职工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责并没有丝毫改变,反而进一步加强了。经过协商谈判,对集体合同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职工工资收入应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减而变化,职工年度工资水平应符合国家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职工工资增长幅度高于18%,给予企业行政班子奖励,低于18%要处罚。改制后的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年企业扭亏为盈,职工人均年收入14150元,比上年增长26%。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年终经双方代表集体协商决定,奖励企业行政班子1.2万元。2006年,职工工资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8.7%。
职工方首席代表、工会主席孙盟光告诉记者,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来,不仅使职工工资有了稳步增长,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也在逐年增加,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干劲和责任心,今年上半年企业的产值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