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关中村医滥用药致多人下肢畸形
2007年夏天,西安市未央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治了20多名来自礼泉、高陵、周至等县的下肢畸形患者。这些患者大都是年龄在10至17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症状非常相似。
西安市未央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宁栓虎告诉我们:“这些患者行动不太方便,特别是下蹲、跑步的时候,他就跟正常人不一样。严重的患者走路的时候腰不能弯,特别是上楼梯的时候特别困难,下蹲、跑步特别困难。”
双腿带来的痛苦
畸形的双腿给这些孩子带来很大痛苦。14岁的小帅从周至县来西安就医,他的家人告诉记者,因为双腿无法合拢下蹲,怕同学笑话,小帅从来都不敢在学校上厕所。
患者小丽说:“我如果把腿并起来的话,就蹲不下去,还有翘不起二郎腿。上初二体检的时候,人家让蹲我蹲不下去。”
和小丽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来自高陵县姬家乡的14岁男孩儿小航,他从8岁以后走路姿势开始和正常人不一样,随着年龄增长,两腿“外八字”越来越明显,而且跑步困难,晚上睡觉时腿都无法放平。
小航的妈妈回忆说:“走路跟正常人不一样,腿好像是O型腿。刚开始以为缺钙,但打补钙针、买钙片吃不顶事。”
因为腿脚不方便,今年小学刚毕业的小航一直都没有上过体育课,而双腿的畸型也使他常常成为同学嘲笑的对象。
“体育课老师说,小航你到教室去,同学们渴了你给同学送水。”
“心里难受吗?”
“很难受。我跟人家一样,但是人家能好好的,我只能是这样子。”
“同学有没有说你什么?”
“说过,说我是罗圈腿、O型腿,跑起来能把人吓死。”
臀筋膜挛缩症
这些孩子患的怪病叫“臀筋膜挛缩症”。那么,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宁栓虎认为:“病因主要是小时候肌肉局部反复注射,特别是注射青霉素加苯甲醇引起的。”
原来,由于苯甲醇具有麻醉作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生就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来稀释青霉素钾盐,以减小注射青霉素时的疼痛,特别是用在儿童身上,这样,注射青霉素的时候就不会太疼了。当时人们也没有料到,苯甲醇的麻醉效果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而且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用苯甲醇溶解后再打青霉素,疼痛虽然得到了缓解,但容易造成臀肌纤维性挛缩,导致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无法正常发育。
只能手术,易误诊
目前,这种病还没有好的药物治疗方法,患者只能接受手术。
宁栓虎说:“手术的治疗原理主要是把增生、挛缩的筋膜彻底松解,有些是松解筋膜,有些部位比较深的,臀中肌部分也要松解,严重的要松解到关节那儿。”
这种治疗进行得越早,对发育的不利影响就越小,再加上合理的锻炼恢复,就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后期发育和正常人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如果把“臀筋膜挛缩症”当作缺钙或者先天性发育不良进行治疗,就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较为严重的肢体残疾。
宁栓虎说:“有的患者误诊为强直性脊椎炎,结果成了驼背,走路两条腿明显摇摆。”
“医术高超”的村医
据了解,西安市未央区人民医院从1993年就开始收治这种病例,至今已经有600多例,今年发病人数最多,而且发病地域都集中在关中的农村地区。
宁栓虎说:“这种病的患者主要来自于陕西,特别是华阴、华县、渭南、蒲城、高陵,还有礼泉、长安、周至比较多一些。”
其实,鉴于苯甲醇注射剂不良反应严重,早在200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就发出关于加强苯甲醇注射液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凡处方中含有苯甲醇的注射液,其说明书必须明确标注“本品使用苯甲醇作为溶媒,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苯甲醇已经不再使用了。然而,记者在发病较高的礼泉县赵镇堡里村却了解到,这里的村医尽管不再使用苯甲醇,但为了显示自己“医术高超”,又将有较强副作用的其他药品给青少年使用。
礼泉县赵镇堡里村村医李渊强说:“像地塞米松、强地松,这些药属于激素药,不到万不得已时候不用,娃发烧病到40度的时候才用,可在38度的时候村医也用。”
“这样立马能治好?”
“嗯,激素药一用马上就退烧,群众就会讲:那家伙能看病。”
无证行医
今年58岁的李渊强已经在堡里村当了37年村医,但他告诉我们:“你像我把这事干了30多年了,连正而八经学都没上过。”
我们在李渊强的小诊所里看到,这里只有压舌板、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4样简单的诊疗仪器。在他的药架上,还存放着多种早已过期的药品。
李渊强说:“过期药现在不好买,我这儿万一出现那么个病的话,我把那个东西一打,问题迎刃而解了。”
在这个有两千多人的村子里,无证行医的情况非常严重。记者调查发现,只有一家有行医执业许可证及收费许可证。这里诊所的村医有些是经过一些简单培训,有些是兽医转行,只要有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就都在自家接诊卖药。
李渊强说:“有执照认可的就我这一家。”
“其他的呢?”
“其他的没认可。现在兽医看病的都有,有一段时间,牲口基本上没了,那个人就转行给人看病。”
正是由于农村卫生室存在医疗设备落后,药品使用不规范,才会造成农民的就医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农村的医药使用存在这么多的漏洞,相关部门只有加强监管,进行规范,才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陈昌奇 杨一苗 赵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