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19日
企业新闻
02

提升服务职能 构建和谐文明矿区的探索

任东武

服务就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某种事业而工作。提升服务职能,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大局观念,不能用狭隘的服务观做为指导,不能只为矿区的个别人或个别层次、部分的人而是为全矿区的职工服务,对待任何人都要用公平、平等、民主、友爱,不能以偏盖全,一叶障目。

构建和谐的文明矿区的前提是领导干部应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矿区的领导班子若不能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是如何也不可能带出高质量的服务队伍,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职能,只能是“口头上喊一喊,文件上发一发,会议上讲一讲”的形式主义。不可能质的变化,只能是离我这里要说提升服务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矿区相距甚远了,这里所说的服务大了,就是为人民服务,讲的小一点就是马克思哲学观点下全面的服务观,并将这一观点深刻拓展至全矿区的管理人员以至任何一个职工,使之形成主流意识。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服务职能,突出“三贴近”原则。正确的舆论引导工作,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矿区是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和谐矿区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矿区,提升服务职能,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矿区的创造活力,维护矿区稳定,促进矿区健康发展,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及预警机制建立等。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导向工作,要按照和谐矿区的实际,突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提升矿区的核心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适应矿区事业的新发展,职工群众的新要求,进一步改进新闻宣传,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注重新闻价值,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实施正确导向,营造矿区职工人人都是矿区的宣传窗口,人人都代表矿区的形象,人人都是矿区的品牌。譬如:2004年以来蒲白矿务局朱家河煤矿树立“我是朱家河矿人,朱家河矿的事我来干”的理念,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在构建和谐矿区、提升服务职能中首先解决了服务主体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明确了客体的责任问题,值得推广。

用硬制度直击服务软肋,克服服务的瓶颈。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文明矿区,提升服务职能的重要条件之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预事则立,不预则废”都从不同角度讲明了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健全的制度,就难以将矿区职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导致整个矿区的“无政府状态”下的自由主义。人有各种欲望,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必将导致矿区意识形态的混乱,没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必将导致混乱的行为。我们不光要唱响主旋律,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弘扬符合时代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同时在实战工作中还要用严格的制度将提升服务职能、构建和谐文明矿区固定下来,使职工的行为规范有制度依据,有行动的准则,让和谐矿区在制度约束下文明、健康发展。

稳定工作仍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首先我们要摆脱计划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善于处理与群众职工经济利益相关的问题,对于任何与群众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不可忽视,要学会见微知著,善于发现潜伏着的矿区问题。要提高化解矿区矛盾、矿区问题的能力。其此还要建立职工热点、难点预警机制,认真关注职工的切身利益、切身生活,关心职工生活,帮贫脱困,正确处理职工内部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矛盾初期,不能让矛盾扩大化,成为矿区发展的障碍。再次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要关口和最有利的时机。和谐矿区的建立,更应该建立起社会化的、资金储备充裕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制度,这也是矿区构建和谐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处还应适度调整分配政策,着力保护和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重点解决绝大多数职工收入增长过缓问题,依法依规调节过高收入问题,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四大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新型收入分配格局。最后还应关爱困难群体,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保证矿区中每一个职工都能够被公平合理地对待,都有机会发挥个人的自身潜能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上予以关怀和扶助,加大对衰老矿区的投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条件。

抓住本质,提升服务职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文明矿区。构建和谐矿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社会和谐的子系统,要形成矿区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矿区。构建和谐矿区,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人本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将全矿区的劳动创造过程纳入发展的轨道中来考虑,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矿区职工群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