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01日

陕西工人报国庆专刊 壮哉,西汉高速 祝福十月 温暖的眼神 龙首坝记 圆梦延安 雄鸡报晓 用事实演绎了城北神话

当前版:第A4版:国庆专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国庆专刊
04

为了此次约访,记者足足等待了四个多月。公元2007年9月6日星期四上午,记者和51岁的赵国安在他的办公室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用事实演绎了城北神话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市商业银行城北支行总经理赵国安

2002年2月1日,顶着残冬料峭的寒风,赵国安走马上任。对城北支行风雨萧条的状况他当然知道,2002年之前,城北支行年亏损额在全市商行排名倒数第一。然而五年后,在他的带领下,城北支行存款额连年翻番,一路攀升,为国家上缴税收1200万,支行班子被评为“六好班子”,23项综合指标考核占据前列,并一举夺得国家级“优质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今年五一前夕,赵国安个人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五年间,赵国安用事实演绎了一个金融工作者创业的当代神话。

他认为有效规避风险是有效负责

人常说,银行经营是有风险的,而赵国安却从容地说: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如船行海上,哪能不遇到风浪。经营风险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效规避风险。正像驾船出海的人不能让船在风浪中沉没一样,银行的经营者绝不能让风险毁了银行!银行日进斗金,一分一厘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使命感,职业良知的银行行长,赵国安每每听到银行贷款出了问题都感到揪心的痛,他压根不相信风险不可规避的理论:那是对国家,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谬论!”赵国安愤然地说。从事金融工作近20年,累计发放贷款近50笔,金额10多亿;办理多种拆借、债券业务上千笔,金额200多亿,没有一笔烂账,坏账。

在信贷工作方面,赵国安为支行制定了严格细密的规章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绝不搞“行长独裁”。对每一笔贷款,坚持做到“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凡调查必须是双人调查,凡审议必须是集体审议,凡立项贷款必须事前做出风险预测报告……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单位,赵国安都要逐一深入企业调查、分析、详细了解客户生产经营状况。汉中某企业是中央批准、省上大力扶持的新型产业,到哪办事都是“一路绿灯”,但赵国安却不改初衷。为了上级指令发放的一笔贷款,他前后4次亲赴汉中,做了详细考察。对方的贷款抵押物中有一大型饭店,赵国安带人在饭店住下,仔细地观察分析饭店的经营状况……直到一切都查得清亮了,这笔款才如期发放。客户感慨地说:“赵行长办事可真是滴水不漏啊!”赵国安回答:“银行的每滴水都是百姓血汗,我敢漏么?”

他把每一步都当成收官之战

银行作为经营性实体,“发展才是硬道理”,银行竞争之激烈绝不亚于任何一个行业的竞争。城北支行要在竞争中争得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寻找自己的生存优势、做出个性特色来。五年来赵国安沐风栉雨,走市场、访客户,探行情,看发展,经过认真调研,全面分析,准确地把握了支行的发展方向,并迅速调整了支行的营销思路。在热情认真为广大市民客户服务的同时,针对一些重点客户、行业高端客户实行联动营销策略,推行“一行一策,一行一业”的特色服务,发挥各方面的团队营销优势,对信息渠道、营销费用进行“合理挡拆”“优化组合”,建立重点客户档案,重视客户上、下游产业链的纵深发展,深挖客户需求,扩大市场份额,体现差异性服务。通过银企联谊会等方式加深银企关系,不断开发大客户。城北之行近年来已经与城北实力雄厚的100多家大型商、企、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牢固的合作关系,其中如钢材流通企业、北经济开发区,泾河开发区等。

对于高盈利,低风险,收入稳定的业务,如承兑汇票,代发工资,居民储蓄、城中村改造中的拆迁赔付款等,赵国安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由此而带来的是:存款成亿成亿地增加,效益成倍成倍地翻番,客户成队成队的扩张!而下属的12个网点,在商行服务评比中全部跃入星级。“城北”一片星光灿烂!

赵国安是位热情洋溢的人。他业务繁忙,却始终坚持学习,并下大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团队。除了带领干部员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全员思想素质外,还动员大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一旦“浮生偷得半日闲”,他便跑到书店;而一旦读到一本好书,他便向大家推荐,动员大家都去买一本好好研读。在这位热情洋溢的领军人物的带领下,城北支行这几年不仅工作“飘红”,效益飚升,而且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每年都有一场全行文艺演出,每年都有一次知识竟赛,每年都有一次体育比赛,每年都有重点的安排员工外出参观学习……

采访结束了,记者却一直在思索一个说法——“收官之战”,赵国安把自己的每项工作都当成自己的“收官之战”。尽管记者不能完全认同他的“收官之战”之说,但我们对他每件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执着和拼搏精神却倍感敬佩。也许他认为,只有这样,在暮年回首时才能笑对夕阳,无愧无悔!

(文/邰荣军 王何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