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11日

陕西工人报书画专刊 秦川大地 笔墨英才

当前版:第A4版:书画专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书画专刊
04

秦川大地 笔墨英才

——记长安“煤人”书法家杜耀志

人物档案

杜耀志,陕西长安人,笔名青龙斋主。毕业于西安煤矿学院,为煤炭事业贡献了青春,现仍供职于陕西煤炭经济领导岗位。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中、日、新、韩书画家好友联盟理事;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金石书画院名誉院长;陕西长安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于右任书法协会会员;中华慈善会汉唐文化艺术研究院高级顾问;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研究院高级顾问。其书画作品从1987年起先后参加《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国际文化交流加勒比杯赛》、《糜鹿杯第二届全国书法邀请赛》、《孔圣杯国际书画大赛》、《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画展》等国内外书画大展大赛并获奖。其作品入选《跨世纪翰墨艺术家书画库》、《全国煤矿书法家作品集》、《长安墨宝》等。2005年4月,应美国中美友好协会邀请赴美举办书画展,受到美国中美友好协会会长陈香梅女士接见,并获“中美文化交流贡献奖”。

杜耀志出生于文化积淀浓厚的古都西安,其父杜宗谦就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对书法,绘画十分酷爱。由于家长指点,加之他聪慧好学,悟性极强,所以大小楷作业被老师画满红圈。在父亲和舅父高乐三(著名书法家)指点下,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80年代中期,年近不惑的杜耀志初师欧楷,再度走进书法世界,遂临习《石门铭》、《张黑女墓志》、《孙过庭书谱》和《于右任标准草书》等书贴,后又深慕魏体之古朴、浑厚、雄强,专临魏碑。他平时能览群书,广涉前贤妙墨,博采众长,再加上迷恋书法后的读帖和临帖,入得帖中,又走出帖来,使他眼界大开,眼高心高,多思静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不断提高。

杜耀志毕业后长期在煤炭系统工作,从基层煤矿一直干到省煤炭厅,并担任领导。在研习书法时,他以一种无功利心态,以平常心临池习字,“写字者,写志也”。“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杜耀志正是如此,所以他的人生阅历,文化积淀和大悟心智,更能够通过书法的形式得以展示,并贯穿于儒雅、隽美、流畅、清逸、圆中见方、柔中有刚的书画之中。

解读他的书法创作,不难发现他笔下的书法正是其思想和品格的物化形态。他笔下的真草篆行无论是宏幅巨制,还是扇面小品,无不笔墨精致,格调高古,散逸着一种浓郁的书画之气。他的笔墨中,融入了汉隶的飘逸和大气,又有魏书的法度和风骨。

杜耀志的数幅力作,分别书写杜甫的《古柏行》,黄夫亚关中名迹歌,文天祥《正气歌》等,其诗其文意境宏远,高山仰止。这些作品或隶魏庄重,或大气雍容,或苍劲峥嵘,观其作品,可以见他从不为流行色所染,而始终坚守着传统经典中那正大气象的美学品格。他的代表作之一《雷简夫荐三苏纪念碑》为例,其碑文为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所撰写,霍先生学问人品堪称大家。为写好这方碑铭,他反复吟诵,细心体味,几乎用去一年时间。

为了学好于体,掌握于体书写的技巧,他拜前辈刘超为师。85岁的刘老先生是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掌门人,他的于体书法得到公众认可。在刘老的真诚传带下,杜耀志的于体书法进展迅猛。看他的于体书法作品,字字独立,个个有神。整幅赏之,那翰逸神飞的儒雅气度,以及跌宕起伏,缠绵悱恻的感情色彩,无不流露出作者对于体书法深刻的理解和超乎常人的悟性。

欣赏杜耀志的书法作品,发现行楷作品最多。在这些行楷作品中,有的作品用笔凝重、线条流畅,真率自然,结体是盘根错节,斜中取正,充满了强烈的节奏感,布局得体,通篇充溢着灵动之气。有的作品用笔雄浑生辣,字体大小穿插安排得的错落有致,重笔浓墨,粗线条处与飞白枯笔的处理形成鲜明对比。细看运笔,有时能八面出锋,翻腾起倒,收放自如,根据内容和尺幅,笔画粗细,墨色浓淡,空白大小等都在变化之中,都达到了舒展有度,曲雅平和,点画精到,笔意圆活,骨力强劲,流畅自然。无论是结构的纵横、聚散、欹正,还是章法的处置,皆随情变化,以气领衔,因势利导,应机变通。欣赏杜先生抄录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篇,整整100个字,字字相顾,笔笔相承,行行呼应,上下承接,一气呵成,神韵贯通。

书写魏碑书法者的人数实在不多,像杜耀志书写的长篇魏碑更是少见。去年,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庆祝建馆50周年,编辑了一部《长安墨宝》,其中就收录有杜耀志用魏体恭录的黄夫亚关中名胜古迹歌。由于作者专心认真,一字不苟,看的人无不称赞其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他的魏碑特别突出,所以请他写碑文而刻石的人不少,其中由霍松林教授撰文,卫俊秀教授题款,杜耀志书的“合阳县人民政府并皇汉气功医学哲学研究会1996年9月为雷简夫荐三苏立的纪念碑”影响极大。这些重量级的碑刻,充分说明了杜耀志魏碑书法的功力。整幅作品清新隽永,笔道洗练而气韵生动,运笔刚柔相济,缓疾相兼,结体匀称,疏密分布自然和谐,点划组合各得其所,刚毅中见柔美,俊秀中见敦厚。起笔落笔斩钉截铁,笔划粗细相衬,密者细而疏者粗,细而不弱,粗而不笨,整体风格清爽而秀雅。详细观看厚重茂密,撇划尽量伸展,造成一种昂右抑左的字势,显得笔势峻拔,雅拙朴实,格外有神。将整幅作品中的各个字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入木三分,变化多姿,以骨取胜,刚直敦厚的程度。请杜耀志题写碑文的人不少,宽和的他总是一一答应,每幅都是认认真真,从不马虎应付,依据文章的内容和长短,吃透精神,细心布局,等成竹在胸,然后一气呵成。

他虽然是各体皆能,行楷和魏碑为上,可他还是不满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雏形,也就是说有了区别与任何人,又好似任何人影子的作品,即杜耀志的书法作品。看他用行草体书写的录诸葛武侯集知人性篇:“问之以是非事观其志,咨之以计谋而观其知,醉之以酒观其性,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克之以难而观其勇,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笔画提按是一轻一重,一粗一细;用墨变化是一浓一淡,一湿一干,在不断变化中显露出整齐美观的布局。七个“之”字,没有一个相同的形态,每个字都达到了与上下字的有序连接,与左右字的恰当配合。他的这幅代表作就达到了气势与自然的和谐,溢露出内在的神韵和气势。作品中既能看到魏碑的典雅,也能看到行草的潇洒,既能找到于体的神韵,也能找到隶书的墨迹,既能感悟出陈泽秦的鸡爪隶特色,也能感悟出舒同的柔婉秀美特色,既能找到于右任的影子,也能找到卫俊秀的影响。他尽其所能,收纳历代名家大师的笔法,并将之灵活运用,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使得自己的作品显得朴实而不华丽,率意而不做作,完全依着笔墨的自然属性而自如地挥洒,给人一种激烈震撼的快感。

由于太喜爱这门艺术,杜耀志是夏练酷暑,冬练三九。他牢记“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三日空”的经验之谈,故能持之以恒,知难而进,从未懈怠。他还是个细心人,处处留心学问,时时注意积累。他的身上随时装着本子和笔,发现好的句子就记下来;发现好的书法作品就用手划拉,用心琢磨,细细品味;发现别人议论书法便洗耳恭听,寻找技巧。

杜耀志的绘画更是一绝,他所描绘的一切物象全都具有独特的形式美,那种特有的“稚拙感”和蓬蓬勃勃的生命力,使人想到了纯朴的上古艺术,想到了简洁、概括、沉雄、博大的秦汉艺术之氛围。他的国画常以构图奇险,巧拙互补称道,擅长构图的疏密错落和巧妙的虚实运用,重视从生活中发掘具有鲜明特色和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创作题材,经千锤百炼取得神韵和风采再现于自己的作品之中。他的画不沉迷奢华,而且繁华照眼,万象更新,作品初雪《西部风景之一》;绿湖《西部风景之二》等,情绪兴致饱满,笔墨酣畅,给人以蓬勃向上的审美感和无穷的力量。

(校天奇)

杜耀志

杜耀志在美国与中美友好协会会长陈香梅女士合影

杜耀志应邀赴美举办书画展与美国友人合影

杜耀志在创作

杜耀志作品(魏书四条屏:毛泽东七律诗)

杜耀志作品(行书横幅:惠风和畅)

杜耀志作品(国画:泉声松色图)

杜耀志作品(国画:绿湖)

杜耀志作品(草书横幅:德义可师,廉静有守;温和有度,诚信为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