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7日
工报视线
02

气候变暖

将导致太白山林线上升

省林业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瑞德教授,对气候变化给林业带来的影响表现出极大的担忧。他说:“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可能造成我省黄土高原干旱加剧,低产林将进一步退化。然而土壤干燥,植被生长能力下降,群落结构简单,将会导致陕北农牧生态交错带沙化趋势可能加剧。气候的变化还会将造成秦岭山地林线上升,林区林种布局发生变化,导致山地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根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北方农牧生态交错带区域蒸散量有上升趋势,地表10厘米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逐年递减。区域气温的升高加强了土壤的水分蒸发,使土壤中供植物生长的水分减少,导致植被生长能力的下降,结构简单,造成了土地荒漠化加剧。这一点对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林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该区的沙化趋势可能扩展。

依据雷瑞德教授2004年—2005年,对太白山林线附近的森林生长分布规律及林线波动趋势的预测分析,近50年来太白山共增温0.6℃,他认为若气温按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未来50年,太白山林线可能会上升80米左右。并且由于长期的森林采伐和人为破坏,整个林区的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林业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1)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森林碳库容量;(2)改善森林经营,增强森林碳吸收能力;(3)成、过熟林采伐地更新造林,拓展森林的碳库容量;(4)加强湿地恢复与管理,增加湿地的贮碳量,(5)替代不可再生的原材料,大量减排。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我省林业的影响,结合我省目前林业发展的状况,雷瑞德教授建议应该持续开展森林植被对全球变化相应的定位观测以及生理生态机理研究;积极探索与逐步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和再造林,通过CDM渠道筹集资金,促进我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经营管理现有森林,挖掘森林碳汇潜力,带动全省“碳汇”经济发展;同时还应在干旱、半干旱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发挥生态功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