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7日
社会·法制
04

男子踢路边泥罐滚出67枚金色戒指

回家路上拾宝 传言四起寝食难安

11月5日傍晚,19岁的泸县福集镇民间歌舞团演员谷月先,回家途经正在修建的福喻公路时,发现一个刚出土不久弃于路边的破泥罐。心情不好的谷当时正在生气,见谁都不顺眼,便飞起一脚踢向破罐。“哇!那是什么东西?”泥罐破裂,一阵刺眼的金黄色顿时令谷月先一阵狂喜。见四下无人,谷立即将散落四处的“金戒指”拾起后飞奔回家。回到家中,孝顺的儿子自己留下18枚后,另外49枚孝敬父母。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哪儿才安全又不被人发现呢?那一夜,谷明才一家三口彻夜未眠。想了一夜,谷月先想出了一个藏宝绝招——将自己的18枚“金戒指”,悄悄藏在一个易拉罐中,并找一个秘密之地掩埋。而年老的父亲则想得更绝,用一个塑料口袋包好后,藏于房顶的横梁上。

几天后,见风平浪静,一辈子从未戴过“金戒指”的谷母,背着儿子和老伴,悄悄取出二枚戴在手上过把瘾。不料,没过多久,谷家路边拾宝一夜“暴富”的消息,不知何故在周围邻居中传开了,且越传越离谱。谷家三人更是度日如年,夜夜失眠:既不能出面解释,又怕被人偷盗、暗算。“那些天,真是成天提心吊胆啊!”

警察上门 交出宝物如释重负

11月21日,泸县文管所、县公安局刑警,突然出现在谷家门口。“据说你们在路边拾得大量金戒指之类的东西,那可能是某无名墓中出土的。根据国家文物法相关规定,凡出土之物均应视为国家文物,公民拾得应上交。”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正为67枚“金戒指”和民间传言扰得寝食难安的谷家父子,长叹了一口气:“算了,这东西自从拾得后一家人没过一天安稳日子,全部上交,这下终于可以睡上安稳觉了。”随后,谷氏父子分别从房梁上和易拉罐中,取出珍藏半月之久的67枚“金戒指”,交到文管所工作人员手中。

文管所专家:戒指并非黄金造成

谷月先拾宝之地,曾系一片明代墓地,目前正在平基修建福喻公路,个别戒指上刻有模糊的“稀金”汉字,与现在的金戒指造型没有多大区别。泸州市博物馆的专家对67枚戒指已有初步判断:从工艺、质地、重量等分析,此物并非黄金,但确系一种金属,不像明代之物,极可能是上世纪的工艺品,文物价值不太高。

“此物出自何家墓地,主人是何身份,为何将67枚镀金戒指用一泥罐随葬,目前一切均为不解之谜。”不过,陈所长表示,对谷月先能配合文管部门,主动交出出土文物之举,他们准备给予一定的奖励。 (杨元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