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8日
一线职工
03

“金牌”工人李勋勇

文凭没有别人高,但水平不能比别人低

一个普通的机床装配工人,近日却成了一线工人中的耀眼明星。他就是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机床装配二工段副工长的李勋勇。“我的文凭没有别人高,但水平不能比别人低,只要肯努力,普通岗位上一样能干出成绩。”面对大家的赞誉,他实话实说。

刚参加工作选学专业时,有位好心人悄悄地告诉李勋勇:“干装配没啥好学的,其实和泥瓦工修房子差不了多少,别人把砖瓦材料备齐后,你按要求做就行。”然而真正走进装配车间之后,他才发现,师傅一天完成的工作量他三天都干不完,同样安装一个部件,师傅一次过关,他时常需要返工多次才能符合技术要求。后来师傅告诉他:“机床装配是个技术活,你如果把它当成体力活来干,迟早会被淘汰出局,所以要想在装配车间有所作为,就必须用心工作,多学、多看、多问、多记,先动脑,后动手,只有这样,干起活来才能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为此,李勋勇不知吃了多少苦。

天道酬勤。三年的学徒期很快过去了,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李勋勇终于从一名学徒工变成能够独挡一面的机床装配工。就在他刚刚小有名气之时,有人提醒他说,在技能上和同龄人比,你占优势,但如果比学历,就要吃大亏了,你不如趁年轻先拿个文凭再说。李勋勇不为所动。

通往成功的道路曲折而有漫长,在随后的日子里,他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和压力,克服困难,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每年的新产品试制,他都主动要求参加。师傅干活时,他会站在一旁熟记每一个操作要领;自己装配时,总是留心每次出现的疑难问题,然后向产品设计人员虚心请教。与此同时,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他利用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参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等多个短期培训班。就是这种对知识、对技术的不懈追求,使他最终成为装配工段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汉机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先进代表。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李勋勇1992年7月从陕西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毕业进入汉江机床有限公司以来,先后参与“M”系列产品的装配和“S”系列主机产品的总装调试工作,涉及到全公司40多个主机产品型号。2005年,凭借他在装配工段的突出表现,他被抽调到代表国内磨床最高水平的两种新产品的总装调试小组,在规定的出产计划内圆满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也为他今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2006年底至2007年初,国内最大规格的SK7450×10M数控丝杠磨床在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展开试制,机床的装配调试任务又一次落在他的肩上。通过4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先后破解了10米光栅尺的安装、10米托架油箱、油缸改制等7项技术难题,为该机床的早日交付使用作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6月,公司作出决定:在给李勋勇物质奖励的同时破格聘其为工人技师。

李勋勇的名气大了,向他拜师学艺的人更多了,对他们,李勋勇总是有问必答,毫不保留地将多年总结的经验传授给青年员工,与他们共同探讨工作中的难题,共享学习的快乐。在问到今后的打算时,他直言不讳:“汉机成就了我的梦想,作为机床装配工段的‘兵头将尾’,我有信心把各项工作干得更好,以此来回报企业、组织对我的培养。” (李秀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