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1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树 贤山寺小记 你 药价不变 工地慰问 笑一笑 一只野猫 蜀道播绿人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贤山寺小记

□文/齐宇鹏

曾与青海的塔尔寺、古城西安的兴善寺、长安区的香积寺、兴教寺、扶风的法门寺、大明寺媲美齐名的贤山寺,座落在扶风境内,北依县城、南临渭水、座望秦岭,为世人所倾心。被誉为西府佛教的“摇篮”、皈依弟子的“娘家”、过往居士的“驿站”。

贤山寺始建于隋唐,历经沧桑,数次精修,在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享有盛名。因此,招来了一些帝王将相登山问道。如元顺帝拜贤齐和尚任国师,宋朝的宰相张载在贤山攻读成名,晚年又回到贤山寺研究治国良策,明朝的杨溥到过贤山寺游访。由于该寺广结天下名师,兴善助民,弘扬佛法,广济世人,教化众生有方,于是名声大振,尤其是在寺内攻读的一代名人张横渠,铸就了其间美妙动人的传说,由此构成了扶风八景中的“贤山晚照”。

相传,当年曾在贤山寺内攻读的张横渠,以其自身的聪明睿智,得以慧眼识学,使世人冠以“三博”(博学多才、博闻强记、博古通今)之名。张不但能通晓天文地理,而且能谨察事物之原始,观阴阳造化之妙用,精研治国理民之计。一日,张横渠正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撰文,正当写作“灵感”起劲的时候,突然,殿内罄声鸣响,院内五色祥云四起,瞬间,大雄宝殿内的十八罗汉离座而起,直立在殿内中央,眨眼功夫,便很快归位,五色祥云随机消失。这一奇景,顿时惊得张横渠目瞪口呆,竟然将自己手中的写字笔抛向五色祥云中。谁知,笔刚一抛出,立即变成了一个红色纸筒,飘落在寺院的石桌上,且直立着,筒内书有四个黄色楷体大字“唯佛独尊”。寺内僧人们如获至宝,迅速将四个大字悬挂在正殿堂的上方,然后鸣炮礼拜诸位佛像三天。此后,张横渠的佳作也层出不穷。时隔不久,张横渠接到朝廷圣旨,要他三日之内,拟好两份公文,面对如此紧迫的任务,他不辞辛苦,起早贪黑,为涉及天下百姓的大事奋笔而作。尽管时间抓得非常紧,但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眼看着第三天快要日落西山,接送公文的差人已经到来,这时张横渠已是心急如焚。正在万分焦急的时候,傍晚的钟声准时敲响了。当最后的钟声渐渐远去的一刹那间,张横渠急中生智,用手中的笔在卧室的墙壁上画上了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口中念念有词,说道:“太阳、太阳,请留住,给我半个好时辰”。谁知,这一招真的成了奇迹。当天空快要暗下来的时候,贤山寺院内却光亮如昼,好似人间仙境,犹如世外桃园,这妙不可言的景观,使朝廷的差人们连声叫绝!就在僧人们观景的时刻,张横渠的公文任务终于按时完成了。因张得此福报,成了民间老百姓经常议论的“新闻人物”,贤山寺因得此景,成了西部佛教中颇有影响的古刹名寺,“贤山晚照”也成了扶风八景之一的殊胜之景。此事,流传至今,脍灸人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