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新年祝福 纺织女 迎接新雪 栉风沐雨又一年 乡野之花 把握今天 写在岁首 蓝天白云映古城 平和的人生最幸福 壶口观瀑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壶口观瀑

□文/吕睿

没到黄河壶口之前,脑子里一片混沌。该怎样勾勒壶口瀑布的形象呢?

汽车还行驶在山谷,远远地便听见了阵阵低沉的轰鸣,如大风劲吹,似沉雷炸响,未见其影,先闻其声。正是枯水季节,黄河河谷显得异常开阔,从远处流来的河水好像并不多,仔细一看方才明白是河床太平,河面伸展得太开,使河水减缓了流速,让人错误地判断了黄河的流量。我下车向岸边走去,忽觉一凉,天空洒下的水沫如雾如烟地扑到脸上,壶口一下子兀立在我的面前,我傻愣愣地呆立着,被巨大的轰鸣声震撼着,半天才回过神来。《水经注》里记载有“禹治水,壶口始”,可见壶口历史的悠久了。面前的壶口两岸高山对峙,黄河至此,河床由二三百米宽骤然收成一束,形成一个巨大的茶壶,奔腾的河水涌向“壶口”,万涛抢先地从三十多米高的石壁跌落而下,其形如壶水漫腾,壶口由此得名。

黄河水一眨眼间便成了雪白的箭,雪白的刃,雪白的炸弹,雪白的呐喊和呼啸。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成为垂空的水幕让人们仰观,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壑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进去的水流。正如明朝诗人惠世扬所云:“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友人说这还不惊险,咋舌的还在下边呢。我抖擞精神下到沟底,河岸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松软。一直走向河心,河心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沟堑,当地人叫龙槽,龙槽两岸危石如坠,巉岩飞凸,河水奔浪狂放,犹如一条蜿蜒浮游的黄龙摇头摆尾地呼啸而去,一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概。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宽阔的河道上涌来,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千堆白雪。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黄水的存在了。

站在龙槽边,觉得地陷了一层天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耳朵渐渐聋了,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到声音;眼也渐渐花了,满目皆是黄色的漩涡。黄河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彻在云里,奏出罡风般粗犷磅礴的交响。顺着龙槽上的石台往下游走去,只见刚从壶口流出的洞水击打着千万个漩涡,飞快地明灭着,碰撞着,煮沸了一般。我在雨雾里,向着壶口瀑布大喊了数声。黄色的飞流而下的壶口瀑布像是被扯拉着,又像是被推搡着,把一道黄色的大幕抖落开来。壶口,给一条民族的河流壮大了声威。“人间灵应无双境,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壶口碑亭上的题词。黄河之水是天上来的,但到了壶口却变成了在地上腾跃的蛟龙,腾跃得天摇地动。那风姿,那气势,谁见了心都会震颤,那不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真实写照?

站在壶口瀑布下,经过壶口瀑布的洗礼,我领悟到了黄河的神韵。它的威力在我胸中涌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里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的眼睛里闪光。我骄傲自己是一个黄河的子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