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制度“走”下墙
·李志罡·
近日,笔者在基层检查年终工作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进框上墙,装修精美,但落实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选拔任用、信访案件处理等制度一应俱全,可实际工作却一塌糊涂,其中有家单位上墙的制度达20余条(款),而在民意测评中却发现该单位近80%的职工竟不知有此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许多单位都是墙上制度样样有,而实际工作却积压成堆,这些上墙制度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如此上墙,意义何在?看来,如何让制度“走”下墙来,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许多基层单位目前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关键在于某些单位的制度上墙,不是为了工作的规范运作与深入开展,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如此这般既是劳民伤财,又贻误工作,与时下不少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又有何区别?笔者建议:有关上级单位在工作检查中要注重实际,多深入群众生活,而不要一味地看制度是否上墙这些表面的东西;又下级单位应切实改变观念,尽快让制度“走”下墙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制度措施真正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