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14日
头版
01

当面斥责效果好

·魏俊兴·

官员就某种不良现象在公开场合发脾气怒斥,虽然是官场上经常发生的事,但当众指名道姓尤其是当面斥责某干部的事,在现实生活中还比较少见。近日,发生在陕西榆林的市长当面斥责无为官员的事,既使人感到新鲜,又使人颇有感慨。

在榆林市近日召开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座谈会”上,市长李金柱打断第一个发言的正在讲成绩和套话的市财政局某副局长的话,问其:“给公务员补发的津贴补贴是否到位?”这位副局长答:“不知道,预算科的人开会去了!”随后,李金柱又问了几个问题,结果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于是,李金柱提高声音说:“不需要你讲大道理,要务实!一问三不知,老百姓白养活了你!”

多么掷地有声的批评。李市长当着与会那么多干部的面,毫不留情地斥责那位副局长,确实很严厉。当然,也使那位副局长丢尽了脸面。但这怨不得别人,实乃咎由自取,谁让他在其位不谋其政,连本职工作都“一问三不知”。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像这样当众指名道姓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当面批评干部的事太少,才使人们感到稀罕,且显得难能可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但对李市长的做法表示赞赏,而且为其“一番话后,会议假大空的套话立即消失,随之而来的讨论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实用性”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拍手称快。

就像千万个严禁不如一个严处一样,无数个不指名道姓的“怒斥”,不如一个当面锣、对面鼓的批评来得实在,且效果好。当然,必要时在斥责的同时,若能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的话,影响会更大一些,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