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脏”与“净”的辩证法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杨毅敏
1月7日上午11时许,西安市未央区环卫处门前,一名中年男子发动一辆标有“医疗垃圾”字样的环卫车向北二环驶去,准备检查珠江新城小区新设的生活垃圾收购场所。
他叫杨毅敏,今年45岁,是西安市未央区环卫处生活垃圾清运班调度员,负责25辆垃圾车的调度以及每日400吨生活垃圾的清理。
“这地方还挺大,环卫车可以掉过头。”进入小区,看到墙角放着10多个垃圾桶,他对随行的同事说,“给保安打声招呼,不要把我们司机挡在门外。”下车后,那男子交代完具体事项,对小区物业办工作人员说,明天开始收垃圾。
由于工作量大,杨毅敏整天都在忙活,一会儿帮清运班司机协调摩擦,一会儿到新设立的垃圾站点打前站。“晚上垃圾车坏了,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杨毅敏说。担任调度员后,他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夜里出门也是常有的事。
2000年元月,杨毅敏从市容局调到未央区环卫处当生活垃圾车司机,他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了:早上5点半出车,10点半左右返回;下午5点半出发,晚上11点左右下班。“环卫司机的工作特点就是别人休息你上班,别人上班你休息。”杨毅敏说。担任清运班司机那5年,他一年365天都在岗位上,从来没有休过假。
过春节了,别人都同家里人团圆,自己却在工作岗位上忙活,抱怨过吗?杨毅敏说,大家过节,生活垃圾总得有人处理呀。自己就是吃这碗饭的,有责任替大家清理垃圾。
“与蚊蝇齐飞,与垃圾共存”。杨毅敏习惯了“脏、臭、腥”的垃圾气味,习惯了与苍蝇、蛆虫共处的时光。杨毅敏是冬天从事清运班司机工作的。他说,自己还算幸运,一点一点地适应了这一工作环境,夏天来这个岗位的人就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夏天,垃圾的气味很难闻,几乎让人窒息。车子出了毛病,他们就得钻到车下修车。垃圾水时常顺着胳膊流进身体,蛆虫掉到脖子里,也不是新鲜事。“夏天,垃圾车气味难闻,可我们照样端着碗在垃圾车旁吃饭。”杨毅敏笑着说,不怕人笑话,我们同垃圾打交道的人还不习惯香水味。
“工作辛苦不怕,就怕有人不理解。”多年来,杨毅敏经常遭到行人的冷遇。在小区院子里收垃圾,经常听到路人嘀咕他们太脏,太臭,可他从来不与对方争辩。他说,我已经习惯了。一人脏可以换来万人净!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杜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