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加快民爆企业整合步伐
“我们已被051基地收编,6000吨/年铵梯炸药生产线已全部关停,全年核定产量只有3000吨铵油炸药。目前正在筹建2.4万吨/年乳化炸药生产线。”陕西省延安盾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主管冯延红透露的这一消息,表明陕西民爆企业整合重组步伐正在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已经提速。
据了解,陕西省原有25家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和60多家民爆器材经营企业,分布于陕南、陕北和关中十几个县市,存在企业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安全隐患多、产品结构不合理(80%以上为国家限期淘汰的铵梯炸药)等弊端,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从2005年起,陕西省国防科工委着手对省内民爆器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大力整顿,先后关闭淘汰了8家小型生产企业和十几家民爆器材经营企业,使该省民爆器材生产企业由2005年的25家减少到目前的17家,经营企业由原来的60余家减少到现在的50家。
“今明两年,将按照大型化、集约化、规模化原则,加大全省民爆生产经营企业整合力度,初步设想是:将全省民爆器材生产企业由现在的17家整合为9家,经营企业由现在的50家压缩至16家。”陕西省国防科工委总工程师阎录芳对笔者说。
据阎录芳介绍,今后两年,陕西省国防科工委将按照“抓大关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坚决淘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影响的铵梯炸药生产线;鼓励企业上马1万吨/年以上的环保型乳化炸药生产线;关闭淘汰5000吨/年及以下产能炸药生产企业;依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051炮弹试验基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陕西红旗民爆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安北方庆华化工有限公司,组建三大民爆器材生产基地和9家民爆器材生产企业;撤销部分县级民爆器材销售企业,组建省、(西安)市、地(市)、区(杨凌、阎良)共16个规模化民爆器材经营企业。
据了解,2000年以来,我国民爆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4%,高于同期GDP增速。但高速发展的民爆器材行业,却难以掩饰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不合理、安全隐患多等不足。为此,《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与整合,把民爆器材企业数量压缩一半,培养10个大型企业集团,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低感度、散装、系列化的含水炸药和环保型高性能粉状炸药的比重要达到80%;高性能导爆管雷管、高性能导爆索、环保型高性能勘探和油气井用炸药制品和火工制品占据主导地位;基本淘汰铵梯炸药、导火索、工业火雷管和高污染的起爆药剂。
为提前完成了“企业数量减半”的“十一五”目标。与同此时,长江以南地区从2005开始淘汰铵梯炸药生产线,并于2007年上半年禁止销售和使用铵梯炸药。黄河以北地区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淘汰铵梯炸药生产线,并从明年开始全面禁止使用和销售铵梯炸药。
依据国防科工委的部署和要求,陕西省国防科工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于2007年底前,率先在北方省份淘汰了所有铵梯炸药生产线,并将于今年4月以后,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铵梯炸药。为弥补铵梯炸药淘汰和禁用后留下的供需缺口,该省加快了大型乳化炸药生产线的建设进度。目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陕西红旗民爆集团已在陕西榆林地区投产了其2条共计2万吨/年乳化炸药生产线,第3条1万吨/年生产线正加紧建设,建成后,该公司炸药产能将达到4.5万吨/年,实际产能将超过6万吨/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051炮弹试验基地目前正对延安、白水、蒲城、汉中、商洛等数家企业收编整合,组建成立陕西北方民爆企业集团,计划年内建成延安2.4万吨/年、华阴、汉中、商洛各1.2万吨/年乳化炸药生产线,使期炸药总产能达到6万吨/年。
到2009年,陕西省将全面完成省内民爆企业的整合重组与新项目建设工作,届时,陕西省民爆器材生产经营企业总数将由现在的67家压缩至25家,其中,炸药、雷管生产企业仅保留三家。在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的同时,民爆器材产能产量将大幅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与市场竞争力将获得大幅提升,届时,仅安全环保型乳化炸药及乳粉炸药产能就将超过20万吨/年,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民爆器材生产基地。
(陈继军 马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