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被“炸弹”包围
编辑同志: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往往很难见到书写“爆”、“毒”、“燃”等字眼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然而,只要你走在广袤的东北、西北、华北平原上,就可随处见到这些被人们喻为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近日,我同文友们去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采风,车到黄陵县后,南来北往的各类槽罐车忽然多起来,大略数了一下,十分钟竟有三辆擦肩而过。到黄陵车站用餐时,与高管局工作人员提起此事,人家说:“这算什么,晚上才多呢,每隔一分钟就一辆。”
那天,从黄河壶口瀑布启程时已是下午17点,车到富县,天色已黑。此时,不知从哪儿“冒出”的槽罐车竟然遍布所有车道和路段!这些危化品车辆,有的开足马力,呼啸疾驰;有的占着超车道慢悠悠地蠕动着,一副昏睡未醒的样子,根本不理睬后面的车辆鸣笛示意。
忽然,我们的大巴突然刹车,一打听,才知道前面2000米外一小时前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装满柴油的罐车因相互超车与一辆拉煤车相撞,柴油洒落一地,情况十分危急,当地交警和消防部门立即对这一路段实施交通管制,我和文友们的心一下凉到了脚后跟。透过昏暗的车灯,只见公路上的车流不见尽头,而且是三排并列,把所有可能行车的间隙都塞得严严实实。我们的大巴就停在最右边的车道上,路旁是2米多深的沟壑,夜幕下黑黝黝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左边是并列的车龙。目光所及之处,至少有15辆槽罐车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放眼前后,每隔一两辆车就是一辆危化品车辆,显然,我们的大巴已在几十辆危化品车辆的半包围之中,唯一的缺口是右边那个2米多深漆黑一片的沟壑!如果哪个车不慎“擦枪走火”,我们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恰在此时,朋友发来短信,问身在何方?我答:“正迈向鬼门关”。朋友大惊,问“何故?要不要直升机营救?”我曰:“四周都是炸弹,你的直升机不来,我还可以在鬼门关外多逗留一会儿,一到,我非跨进去不可!”然后关掉手机,祈祷着上帝保佑我们赶快脱离这“是非之地。”
这次经历,让我重新审视危化品运输问题:目前几大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均集中在交通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如果在规划醇醚项目的同时,不同步解决产品的铁路运输或管道输送问题,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渭南 陈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