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接过父亲手中的笤帚
——记西安市南院门街道办环卫所所长刘翠玲
1月27日上午,西安市南大街三十余名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正在忙着清扫积雪。他们中间有一位身着便装的中年女性拿着铁锨带头铲雪,她就是西安市南院门街道办环卫所所长刘翠玲。
今年42岁的刘翠玲出身环卫世家,1984年,她接过父亲手中的笤帚,成为一名环卫工人。“清洁工不仅仅是扫地,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刘翠玲说。刚工作时,几个老师傅带她,大家觉得她年龄小,让她清扫慢车道。可她不但清扫的速度跟不上老师傅,而且非常吃力。“那时,我都想哭,心想自己连地都扫不好,还能干什么?”刘翠玲回忆说。后来,带她的班长、全国劳模史翠荣观察了她使用笤帚的动作,指出她的问题是:笤帚放得太高,只有前边的三分之一着地,清扫面积太小;舍不得弯腰,笤帚在空中挥动的路线太长,扫地很费力。随后,史翠荣手把手地教她怎样用笤帚:躬下腰,笤帚尽量放平,使笤帚触地的横截面最大,然后向前拉着清扫。经过师傅的点拨,她终于掌握了扫地的要领。
父亲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环卫工人,受其熏陶的刘翠玲很在意清扫路面的干净程度。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清扫的路面要比别人的亮堂。”为了这个“亮堂”,同样的路段,别的清洁工一个小时就扫完了,她往往要扫一个半小时。
靠着这种对工作的认真劲,她的工作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行人走过她清扫的路面经常赞叹说:“瞧!这姑娘扫得多干净!”行人的一句话,就使她忘却了清洁工作的辛劳。13年来,她用责任感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城市美容师的内涵。
1996年,刘翠玲被提拔为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街道办保洁公司经理。2003年,她再次被提拔为该街道办环卫所所长。
在环卫所所长的岗位上,刘翠玲始终坚持四项工作原则:眼亮、脚勤、心到、以身作则。“眼亮”就是心里时时装着卫生死角,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环卫工人清理;“脚勤”就是自己多跑动,及时处理管辖范围内的11个公厕、7所垃圾清理站的环卫工作;“心到”就是遇事要通盘考虑,抓重点、找对策,分清轻重缓急,带领大家把管辖区域的保洁工作做好;“以身作则”就是遇到工作,作为所长要带头干活,而不是对大家指手画脚。最近,该所100多名环卫工人的主要工作是清扫积雪。如何安全高效地清扫?刘翠玲要求大家每天中午清扫,她的理由是中午气温高,积雪正在融化,这段时间清扫积雪,融化的雪水流进下水道,清理量大大减少,工作强度也降低了。
“保洁工作没有什么窍门,就是责任心要强。”面对自己获得的诸多荣誉,刘翠玲淡淡地说。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杜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