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保洁员过大年
图/文 秦时明月
难得的新年聚餐
樊师傅给工友打电话,要他们回家吃饭
过年保洁员更忙
正月初二,西安城墙东南角不远的一条泥泞小巷。这里有30多间房子,住着50多名保洁员,他们大多是夫妻保洁员,来自长安、镇安、商洛等地,是清一色的农民工,这些房子是他们自己搭建的,这里离他们的保洁区近,且不用花一分钱的房租。
保洁员,一年365天,天天都得坚守在马路上,他们没有一天假期,他们怎么过年?看着窝棚顶上一个旧红灯笼、看着门上贴的大红“福”字,我挺想看看保洁员如何过年。中午,60岁的樊民孝从“家”里端出一碗猪肉炖土豆、一碗扣肉,放入门口的蒸笼里,炉子里火正旺,蒸笼里很快冒出热气,樊师傅说:“一会儿,同事们将在这里聚餐,年三十、正月初一,保洁任务比平时重,没时间弄年夜饭,今天我比平时起得更早,扫干净地就回家准备吃的,工友们坐在一起吃个饭,这是一年中最难得的一次聚餐,也算咱们迟吃的年夜饭。”饭做好了,樊师傅给几名还在马路上扫地的工友打电话,要他们回家吃饭。泥泞的地上摆了张小方桌,10名保洁员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度春节。
保洁员们喝着酒聊着天,说着他们的新年愿望,干了15年保洁工作的文师傅说:“早就说要给我们涨工资,可现在一月还是540元,希望这工资早一点涨到我们的口袋里。”王师傅接着说:“这540元,还含工具费呢,我们用的扫把、铁锨、三轮车都是自己花钱买的,光扫把一年就要二、三十把,工具费一年也。得200来元,我们盼着给涨一点工资。”工资涨到600元是他们的心愿。樊师傅眼看着现在住的地方将面临拆迁,希望有一个住的地方,他说:“我们保洁员租房子房主都不欢迎,嫌我们的扫把脏、嫌运垃圾的三轮占地方,要是有保洁员公寓就好了。”蔡克莲是他们中的“元老”,今年56岁的蔡克莲已在西安扫了18年马路,5年前丈夫陈均甲也从镇安来到了西安,和她一起干保洁,蔡克莲几乎年年都被街道办评为先进,她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她说:“我要一直干下去,干到老。”说起新年愿望,她说:“希望13岁的小儿子在西安上学能少交一点借读费,希望丈夫的白内障得到手术治疗,希望像我们那样干了一辈子保洁工作的保洁员干不动的时候政府能发一点养老费。”56岁的蔡克莲和62岁的陈均甲为多省下一点钱,把早饭都省了,凌晨3点多不吃早饭上街扫马路,直到中午11点才回家吃饭。
城市离不了保洁员,没有保洁员的城市我们不敢想象。保洁员来自农村服务城市,他们每天从凌晨三、四点干到晚上6点,他们没有一天假期,他们没有相应的医疗养老保障。保洁员这个群体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