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27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新闻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 采得百花方成蜜

当前版:第A2版:专题新闻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新闻
02

采得百花方成蜜

(上接一版)尝到甜头的他不甘寂寞,开始琢磨着找人合伙开蜂产品加工公司。1996年,揣有两万八千元的他,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人借钱,凑足了30万元后,游说他的妻哥融资30万元,又联合几个收蜂蜜时认识的陕北朋友,共筹资170万元,建起了蜂产品加工厂,从事蜂产品出口。可好景不长,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亏损180多万元。此时陕北朋友撤股,留给他一个债资相抵的烂摊子。

认准一件事,就决定干到底的邢延安,决定重整旗鼓。他到处找人贷款、借高利贷,终于使企业再次运转起来。2001-2002年,企业蒸蒸日上,再次还清债务的他喜笑颜开。可2003年夏天,厄运再一次降临。他一天突然接到省外经贸局通知,他们的900吨槐花蜜样品不合格,日本方面决定暂时不购货。900吨就是900万元。当时,企业流动资金还不到50万。一旦对方退货,产品声誉受挫,就可能亏损300多万。虽然日方决定暂时不从中国进口蜂蜜,是因河南一批产品检验不合格所致。他虽然坚信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看着迟迟卖不出去的产品,压力可想而知。他彻夜彻夜地失眠,甚至寻短见的想法都有。两个月过后,经秦皇岛一家机构鉴定,他们所有产品是合格的。这样,他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每当回想起这件事,他说,是他严把质量关,厚道经营救了他。否则,企业早就破产了。

一个下岗的职工,把事业发展的这个层面有何秘诀?邢延安解释道,除了厚道经营外,肯吃苦,有胆识的大男人性格才促使他走到今天。

说起吃苦,他有一大堆故事。做了公司经理后,他依旧不讲究吃穿。为了省钱,曾骑着摩托车日行300公里看蜂源。收蜂蜜时,10多个小时吃不上饭更是常有的事。

他也有过人的胆识。只有2万余元,就敢折腾上百万的企业,说明了这一点。“认准的事要敢做!”瞻前顾后,没有胆量的人,经商肯定失败。邢延安举例说,这就好比这两年的炒股,能在股市上赚钱的人,就能做好生意。因为这些人有胆量。 本报记者 薛生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