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廖由联·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高度分散作业、流动员工众多的行业,人员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艰苦,某种程度上员工的思想观念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同时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管理和企业竞争优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文化体系与之相适应,以一种精神的动能来带动和支撑人们的思想、行动,凝聚力量,争创精品名牌,塑造企业形象,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1、提炼和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现在,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确立了自己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有的甚至有特定的口号、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等多种文化元素。但是,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同行领先地位,在技术创新打造建筑精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更需要在具体的微观的工作过程中,运用企业宗旨、质量意识、团队合作、竞赛能力、效果反馈等具体相关标准,来检验和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找出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深入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更真实、更具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内涵往往可以演绎出说服力很强的感性材料,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又升华为大多数职工很容易理解和实行的企业文化。
2、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类型。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涉及人和人的行为的方方面面。如涉及经营承揽,如何获取招标信息,怎样才能中标,需要有社会和行业内的相关信息来源和沟通文化。从事施工工作必须强调专业精神,讲究思维缜密,深思熟虑,志向远大。经营公关,参与者必须目标明确,意志坚定,锲而不舍,进取心强,具备强势心理文化;施工现场尤其需要过程控制文化,注重操作程序和细节,按部就班,谨慎周到,情绪稳定;办公室人员需要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尚的道德文化、服务文化;有的情况下需要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的人际文化,每个岗位工作不同,文化类型也不同,这些都必须统一于企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
3、大力塑造企业形象。要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大力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活动,在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推进全员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形象展示的宣传力度,要确立好视觉识别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通过企业徽标、品牌标志、企业旗帜等视觉识别系统的确立,确立自己的品牌,或以创建国家优质工程、争创工程项目组织优胜奖等途径创建自己的品牌,通过大家公认的有形品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声誉。
4、突出现场文化这个重点。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是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窗口,是广大职工奋力拼搏、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是展现企业形象的前沿阵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现场文化作为重点,把精力放到现场。要规范项目驻地和现场建设,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通过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来全面促进现场文化建设。要把“安全第一”的理念固化到职工的思想中,强化对职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贯,强化对标准化作业及知识、技能的学习,强化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控制的灌输,使每一名职工全面掌握安全技能及安全知识,提高标准作业能力。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品牌意识,强化全员的质量和服务意识,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把好工作流程中的每一道关口,积极打造精品工程,提升企业信誉。通过特色、新颖、时尚的现场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5、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媒体工具、艺术载体、培训上课等,除此之外,更应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如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进度评优活动,晋升提拔、物资或精神奖励等手段的运用。不能停留在开开会,发发奖,而是要发掘出人的内在品质动因及典型性,通过这一过程,让干部职工了解企业在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把符合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加以强化,得到肯定,使之再现,形成员工稳定的习惯或品质。
6、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克服施工环境差、条件简陋等实际困难,充分考虑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通过“三线建设”等途径,努力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增强员工“家的感觉”、“家的意识”,与企业自觉地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另外,企业各级组织要经常地组织员工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文学艺术和劳动竞赛活动,引导员工创造一种重视文化、塑造自我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情和愿望,力争把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和独有的内涵外延,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也是相辅相成。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完善,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孕育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效推动企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