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全面推进企业健康谐调发展局面
——访陕煤建司党委书记韩富国
(上接一版)
记者:在稳固煤炭生产经营的同时,我注意到,陕煤建司去年承揽工程38033万元,超额完成全年承揽工程计划,比上年增加11652万元,增长45%。这在煤建司以前的发展中是不多见的,重拾施工主业,发挥施工优势,两翼齐飞,煤建司找回了自己。那么,您是如何医治施工这支行将折断的翅膀的呢?
韩富国:去年,我们按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施工主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一是全面整顿施工组织,成立了矿土安等施工管理部门,实施了对施工各专业的垂直管理;成立了陕北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陕北、内蒙古、山西各项目部的工作。二是突出了以立井施工为核心的矿建施工特色,组建了两个专业矿建施工处,同时施工10个立井项目,扭转了多年来立井施工的被动局面。三是修订了《施工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部管理规范》,统一了项目部形象宣传标准,完善了项目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管理。四是积极实施“一处一精品工程”,开展了“五比五赛”劳动竞赛和大干四季度活动。不少项目部创造了新的施工纪录和形象亮点。青海默勒项目部在“三高一低”的艰苦环境下,创造了立井施工月进103米的全国高海拔立井施工纪录,并以良好的业绩顺利中标二矿改扩建工程:王洼项目部首次在副斜井施工中采用冻结法施工,项目部一班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大胆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走在了并肩施工的中煤一建前面;大柳项目部从筹建到施工,高标准、严要求,成为公司的样板项目部,以月进尺112米的成绩,创甘肃省同行业立井施工最高纪录;陕北张家峁项目部经过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装备水平,取得了独头综掘月进尺600米的好成绩。
记者:您给陕煤建司今年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总产值7.3亿元,其中,施工3.6亿元,原煤2.3亿元,机械制造1亿元,水泥生产4000万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在岗职工人均收入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8%以上。在煤建司现有条件下,完成任务我感觉还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管理方面,您将如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韩富国:一是要从强化企业最基础的班组建设做起,完善班组工作流程和作业流程,强化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强化班组的成本意识,并要特别重视班组长队伍的建设。二是要强化投标基础管理,做好市场信息搜集,优化投标方案,合理工程报价,充分发挥投标的龙头作用。三是要规范施工基础管理,严格执行《施工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部管理规范》,以精细管理为重点,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施工效益,树立企业形象。四是要继续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目标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现场管理。五是要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建立健全财务评价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费用支出管理,强化信息整合分析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六是要强化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责任,加强租赁设备的跟踪检查,发挥设备效能,保证设备安全。七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基础管理,健全职工培训体系,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保障职工权益。八是要强化材料采购的基础管理,严格物资材料招标程序,严格出入库手续,保证材料成本的降低。九是要加强专项资金的基础管理,保证资金向效益流动。
记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就必须让职工享受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从目前来看,陕煤建司在这方面还有不少需要做的工作。您打算如何抓?
韩富国:一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人才智慧,挖掘人才潜能,使人才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要加强人才的引进,缓解技术人才不足的矛盾。三是要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定年度培训目标,定期定向进行专题培训。四是要建立首席员工制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技师、高、中级技工待遇,发挥技能人才在生产一线的骨干带头作用。五是适当的时候再度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待遇,把待遇留人落到实处。六是要关注民生,全面提高职工收入,公司决定,从2008年元月份起,调升职工岗位效益工资和年功工资,全面执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