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领导行骗原来这么“好使”
河南新密农民白相忠多次利用电话冒充领导行骗,他自称是市公安局的某领导,给交警、特巡警指挥室以及相关负责人打电话,协调违章车辆的放行,以此取得不法司机的好处费,甚至要求交警为他的大客车沿途路面戒严。最近,郑州金水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招摇撞骗罪,依法批准对其逮捕。(据《郑州晚报》)
新闻中列举了骗子诸多的“经典案例”:他哥哥的货车在郑州市被交警查住了,他冒充市局督察支队的一名领导让民警接电话,民警就把车放了:他的亲戚和别人打架,被新密市白寨派出所抓住了,白相忠冒充某市领导给市公安局一领导打了电话。过了两天,那人就被放了……
真能忽悠!说起来像笑话,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事实摆在这里,让人不得不信。仅仅是冒充一下领导,仅仅是给相关单位和相关执法人员打个电话,骗子就屡屡得逞——究竟是骗子太狡猾,还是我们的执法人员太傻太天真?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得感谢这个骗子。他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编织了一个粗陋却实用的骗局,丰富了我们的想像力,给我们带来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他也歪打正着,让某些鲜为人知的“真相”得以暴露:原来,领导的话真的这么好使:原来,有些人只要听到领导一句话,什么法律、原则、规定、正义,都可以不要;原来,某些部门及其人员真的有这么大的特权:原来,某些执法人员就是这样的素质……
骗子的落网,恐怕并不能给此案划上句号。我们想知道,究竟是谁在按骗子的“指示”办事?这些人还有没有其他违规违纪的行为?他们该不该为自己的行为受到追究?他们还配不配在现有的岗位上工作?其上级部门和领导是怎么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工作人员的?
同时,骗子能够这么容易得手,且频频得手,我们有理由担忧:在某些地方、在某些部门,“潜规则”到底泛滥到了何种程度?假如打电话说情的不是骗子,而是真正的领导,会不会一切都按“既有轨道”运转,大家心照不宣、皆大欢喜?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将失控,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真理。骗子忽悠出来的“真相”,不知道会不会让某些部门的领导汗流浃背、如坐针毡?小偷能反腐,姘头能肃贪,骗子也终于“挺身而出”、开始为某些部门的“制度化建设”出力了——相关部门可别辜负了骗子的一片“苦心”啊,是到了亡羊补牢的时候了!
<广告>(乔志峰)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