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煤业化工专刊-综合新闻
06

节能减排不能“关照”落后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会议,听到一些企业呼吁,由于一些政策“不合理”造成企业生存困难。经进一步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些化工企业属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为了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遏制高耗能产品的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当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调整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实施差别电价,收取差别排污费、差别水价等对“两高”行业加以限制。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高压下,不少企业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节能环保欠账较多的企业,顿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怨声四起,并希望得到相应的“关照”。

石化行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早做准备早谋出路,而不应该还停留在原地怨天尤人。不可否认,一些化工企业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设施陈旧,一直走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生存路子,现在行业的门槛提高了,遭到淘汰自然要首当其冲。但笔者认为,这决不应是需要“关照”的理由,更不能成为抵触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说词,否则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

依笔者看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为自己呼吁要“关照”,主要还是思想上还没有跟上国家的大政方针,还停留在原来烂摊子得过且过的本位陈腐思维上,还没有树立起现阶段国家和企业都必须转向科学发展轨道的意识。在此,笔者想向那些还在抱怨和幻想的企业建议: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树立起大局的意识;其次学会辩证地看,要懂得实施节能减排对化工行业既是一次严峻挑战,但更是对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企业的管理层决策者应该静下心来,查找不足,更新思维,拓宽眼光,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新出路:或技术改造更新,或产业和产品转型,或兼并重组改制,或花大力气狠抓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在相同的机遇面前,谁的思维更新的快,谁就能够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和地方产业调整的有关优惠政策,从高成本、高消耗、低产出的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走上良性循环、科学发展的轨道。 (若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