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收藏 被收藏的月光 多年以后 图片新闻 走进三十岁 “逼”的断想(外一章) 谁比较毒 真话 树的碎思 底足 古墨的鉴赏及鉴别 真赝对比识古玩 如何鉴别民国瓷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收藏
04

被收藏的月光

□文\陶方宣

宣纸,一片被收藏的月光——月光一样轻薄绵白,月光一样空灵虚幻,月光一样自然天成,当然也像月光一样诗意怀旧。

多年前那些月光如水的秋天,我无数次坐车穿过泾川进入徽州腹地,路边山坡上晾晒着大片大片青檀树枝和高杆稻草,这些都是造纸的原料。青青山峦间,一阵阵杵声迢遥传来,一条山溪像丝带从山腰间忽左忽右飘摇而下,每一个转弯处,水碾借助水力冲刷,咚!咚!咚!——草木在石窝内舂压成粉末,化成纸浆,化成宣纸,洁白如雪细薄如翼,也如翼如雪般地飞向山外——飞到一个个书斋,诗人或画家就在这方小小的白纸上忘情一生,这是一方用笔耕种的土地,一方无法舍弃的家园。在那些亘古不变的无月之夜,宣纸就是一片月光,月光之下,白面书生歌之狂之,如花美人舞之蹈之。有古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从宣州泾川飞出的宣纸恰如雪花,千百年来在一片唯美的天地间飞舞,它很小吗?是很小,顶多也就三尺见方,可是它有多大啊,它是一方浩渺无边的精神天空。

我去过泾川小岭宣纸厂,也参观过著名的汪六吉宣纸作坊,宣纸生产不但材料是天然,制造过程也是纯天然手工而成,甚至连一台切纸机也没有,抄纸工用细篾竹盘在纸槽内荡呀荡呀,不经意间,细篾竹盘上便有了一层雾,似有似无一如月光,倒扣于纸墩上,慢慢的,便有了一堆雪白。晒纸的时候,一个内通蒸气的晒墙洁净无痕,抄纸工全凭直觉,将湿漉漉的纸贴附其上,眨眼之间,一页白纸轻轻飘落而下,随清风飞落到文人墨客的案头,填词或作画,印书或成册,开始了它们另一种更唯美也更永恒的命运。最脆薄的纸就这样承传下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论语》与《史记》、《资治通鉴》与《红楼梦》、王羲之与郑板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少了泾川这一页纸,中华文化在哪里呈现?民族精神在哪里承传?

离开泾川时正值冬日,天地间下着一场大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一个人在天地间行走,就觉得宣纸便是我脚下的雪地,无数文化人千百年来就在这片雪地上跋涉,跋涉成洞穿万物的大智者——泾川出笔出纸,泾川人更惜纸敬字,在一个叫查济的古村,一个老人坐在一片青石上,我随手拿过一份报纸给他垫着坐,他看看说:这是纸,纸上有字,不能把它坐在屁股底下——那一刻我羞愧如赧如遭雷殛,一个敬纸如神惜字如灵的地方,笔不出在这里出在哪里?纸不出在这里出在哪里?这里生长着一群人,千百年来保存着一颗有灵的心。心一定要有灵,有灵的心才可成为心灵。

泾川有两条河,一称笺水涝,一称同心河,一呈酸性,一呈碱性,酸碱中和阴阳谐调,大自然鬼斧神工调配出母液孕育出宣纸这朵奇葩,母液一说太过文艺,用诗的语言应该说是羊水,分娩的羊水,徽文化就从母性的子宫中汩汩流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