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12日

陕西工人报专题 实干笃行创大业 一腔热血报故土

当前版:第A4版:专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专题
04

实干笃行创大业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气厂厂长张振文

从一名地质专业毕业的中专生到天然气集输博士,从一名基层普通的技术人员到管理着1800多人的采气大厂厂长,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气厂厂长张振文在大气田奋战20多年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无疑是令人惊叹和敬佩的。

从1991年到2007年的17年间,张振文先后从事试井、气田先导性开发试验、气田自动化控制、天然气生产管理、气田项目建设、行政管理等工作。这些不平凡的经历告诉我们,他的一生都与天然气开发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振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言语不多,但他突出的人格特点是从容淡定、稳健严谨。扎根荒漠,献身气田的17个春秋不仅历练、成就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心勇气,而且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气田开发和生产组织经验。

扎根气田 技术立身

张振文第一次踏上陕北荒漠是在1991年8月的气田会战时期,他放弃了在机关和科研单位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气田勘探开发一线,负责气井试采资料解释工作。

试井现场往往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住铁皮房、啃干馒头、遭遇沙尘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那年他28岁,风华正茂,血液里流淌着创业的激情。为了尽快掌握修正等时试井方法,张振文不耻下问,虚心向四川气田专家学习,并发挥自己计算机知识的专长,自行编写了产能分析计算机程序,大大提高了解释的速度和精度。

气田开发前期准备阶段,张振文通过研究大量的气井勘探开发资料,提出了干扰试井方案,编写了严密可行的《林5井组干扰试井设计》,在经历了10个月的测试过程后,形成了国内外领先的井组干扰试井研究成果。在资金、设备、技术都十分艰难的创业初期,创造这一成果的竟然是一个中专生,这令当时的许多专家为之瞠目。而正是井组干扰试井研究成果的诞生,为研究井间连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高效开发大气田奠定了技术基础,降低了气井的开发风险。

建设气田 屡创佳绩

2003年10月1日,长庆天然气作为西气东输的“先锋气”,从陕西靖边浩浩荡荡奔向大上海。这是长庆油田30多年来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也是所有采气人期盼已久的大事、盛事。而这背后,张振文和他负责的产建项目组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血汗。

作为先锋气源地的靖边气田当年部署了23亿立方米产能建设任务,占了长庆气田建设工程总量的90%。张振文清楚地认识到西气东输不仅是一条经济线,而且是一项政治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张振文围绕西气东输“三大重点工程”和“八个关键控制”目标,在综合配置人员、机具、物资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制订了严格、细致、可行的《工程进度计划》,把工作量落实到每一个工作日。同时,建立了8个专业支撑组和3个前线指挥点,加强了外协、预算、随钻分析、地质研究以及两个净化厂工程现场管理力量,并完善和补充了项目管理制度、岗位职责、预算编审办法等,从源头上为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由于工程建设点多、线长,张振文常常早出晚归,一天要跑现场近百公里。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察看工程进度和质量,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小到一个阀门的安装、一个弯头连接的弧度,大到站场的布局、地下管线掩埋的深浅,他总是亲自过问。

熟悉张振文的人都知道,他最关心的是工程质量。在一次检查中,他对一位承包项目的负责人这样说:“气田就是一大匹布,搞产能建设就像在这匹布上绣花一样,要一针一线,精益求精……”

正是凭着这种精细、严谨的作风,在他担任气田产能项目建设经理3年期间,气田累计建成天然气年生产能力36亿立方米,天然气年净化能力42.5亿立方米。其中第二净化厂、3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2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中石油优质工程金奖。2003年23亿立方米的产建工程更是创造了气田建设的“六项之最”、“两个首例”,为“西气”正点“东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张振文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毛乌素沙漠书写了长庆采气人“供先锋气、献爱国情”的壮丽诗篇。

科学务实 创新管理

在采气一厂员工的眼里,张振文是一个低调务实,善于管理的厂长。

在他担任厂长期间,采气一厂企业管理工作先后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协会二等奖1项。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第一净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2005年,被中石油评为“天然气开发管理先进单位”和“高效开发气田”。

文化影响观念,观念决定发展。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是保证向下游各大用户安全平稳供气的重要举措。张振文围绕“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的本质安全创建目标,从源头控制、体系防范、技术保障、自主管理四个层面稳步强化、持续改进,努力营造全员参与、上下互动、执行有力的安全培训文化、安全物态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预警文化,实现了安全管理理念向本质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截至目前,采气一厂向北京、西安等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输送商品气340多亿立方米,气田实现了4900多天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成绩。

2004年以来,张振文把项目管理方法引人全厂各路工作中,形成了科学、和谐、平实、简捷、顺畅的管理内涵和文化。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采气一厂管理工作形成了以“全面计划、全面预算、全面执行”为核心,以“QHSE管理体系、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平台,以“任务明确、程序规范、环境宽松、关系和谐”十六字工作方针为要求,以“创建高效稳产的示范气田、创建本质安全的和谐单位、创建文化引领的执行团队”为目标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不仅与长庆油田公司文化理念体系以及“三个转变”的要求深度融合,而且逐步由制度型、体系型向文化型转变。

企业为人人,人人为企业。张振文坚持企业与员工发展的整体协调统一的原则,着力建设安全、文明、健康、凝聚的和谐单位。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全厂深入开展“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活动,完善星级员工动态技能管理模式,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制度,营造了浓厚的全员学习和团队学习的氛围。

张振文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员工的一致认可。参加工作27年来,他先后获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荣获局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先进生产(工作)者、十佳青年、优秀项目经理、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等荣誉称号。2005年被中石油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内蒙古乌审旗劳动模范,2007年被长庆油田公司评为劳动模范。

在鄂尔多斯盆地这片热土上,27年的艰苦创业和拼搏奉献,饱含着张振文为建设长庆大气田所付出心血和辛劳,也是他扎根大漠戈壁、书写任生华章的真实写照。在长庆油田2009年油气当量实现3000万吨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张振文正带领采气一厂1800多名员工,为“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不断开创气田稳产企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拼搏着。 (郑益权 李佳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