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19日
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02

心系突区“生命线”

“宝桥!请你们立即按照既定方案制作5台旱船和3辆小车,清理因地震造成货运列车脱轨、燃烧堵在宝成铁路109隧道的货物,尽早打通通往地震灾区的大动脉”……

5月14日下午3点,西安铁路局有关部门领导电话通知中铁宝桥立即实施清障救援方案。

5月12日当晚11时,在宝成铁路徽县境内105公里+300米处,山体因地震大面积垮塌,致使铁路轨道变形,宝鸡开往成都方向的21043次40节货车(其中13节装载汽油,8节装载卷板)脱轨,火车头及13节汽油罐被埋起火,通往四川地震灾区的“生命线”被迫中断。从5月13日凌晨开始到5月14日,当地铁路职工奋力扑灭了大火,清理了路上的障碍。但是8个车皮一件件重约14余吨的卷板需要从深深的隧道中拖运出来,而这群“拦路虎”距离隧道口还有700米的距离,大型吊装机械无法施展,人力又无可奈何。短短的700米,挡住了打通“生命线”进入灾区的步伐。中国中铁宝桥公司领导获此信息后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了制作旱船载物加滚杠和制作运料小车在轨道上运物“两条腿”走路的快速清障方案,得到了西安铁路局领导的认可,并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宝桥。

5月15日,中午11时40分,公司领导在传真草图件上斩钉截铁地批示: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紧跟着的三个急!急!急!红色的感叹号像灾区人民流出的鲜血,激励着宝桥职工争分夺秒赶进度。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中铁宝桥立即分解任务,动用公司、分公司所有钢结构生产力量,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艰巨“短平快”任务展开了竞赛。公司连夜组织下料,腾出所有高精尖机加工机床,加工运料小车车轮。时间紧,任务急,职工冒着余震而“临震不慌”,人困了,换人;设备出现故障,换设备……15日中午11点,5台长2.2米,宽1.6米的旱船首先完成;下午,5点40分,3辆长1.2米,宽1.6米的小车刚刚制作完成,早已等待一旁的汽车风驰电挚般驶向了宝鸡南站。

(吴卫民 闫小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