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渡嘉陵江
5月14日下午,随着宝成线109隧道明火的成功熄灭,抢险进入第二阶段,为隧道注水降温。由于现场情况复杂,消防车无法到达事故点,只能通过河道取水。最困难的是中部注水点,必须在汹涌的河面上架设抽水设备进行深部取水。抽水设备需从坍塌的废墟上一直架设管道到半山腰的明洞。这一重任落在西安铁路局宝鸡供电段肩上。一场强渡嘉陵江的战役由此展开。
由于山体落石,原本平缓的嘉陵江水面由原来80多米宽减到4米左右,在出口处,江水夹杂着枯枝和小山石呼啸而下,发出巨大轰鸣声。职工们间隔三四米左右,也很难听清对方说话。
15时许,宝鸡供电段段长雷靠民带领着近百人的施工队伍,深入河谷底部,搭建了临时圆钢小桥。职工们肩扛人抬,往返50多趟,架设了5条消防水带和1条胶皮管道,将水带从嘉陵江面一直接到100多米高的隧道明洞口。
消防水带充水后自重加大,向水面下沉,随时都有被江水冲走的可能。指挥部决定紧急搭建两个抢修钢柱固定。18时,宝鸡供电段职工先用片石将江面两侧加高垫平,随即肩扛人抬,将钢柱横搭在江面上。职工刘晓豫、焦照军登上钢柱,用铁线将钢柱绑扎结实,固定在大石头上。随后,职工们以钢柱为依托,将水带一一穿过。
17时10分,第一条水带开始将水输送到隧道口。晚上22时,架设的水带全部投入使用。宝鸡供电段的干部职工克服疲劳,连续作战,于15日凌晨2点,又向隧道口架设了两条输水管道。嘉陵江江水源源不断地注入隧道内。到17日14时,隧道内的温度已从200多摄氏度降到60多摄氏度,为下一步抢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唐茹 杨超 韩亮 高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