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深得职工信赖的班组长——刘先瑞
刘先瑞是蒲白西固煤业公司采煤队的一名班组长,2004年到公司参加工作,先后做过挂茬工、茬长、质量验收员、班组长等工作,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的认真所折服,为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他是采煤队的“安监员”。2007年12月下旬,在14510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因职工李某没有进行封帮,及支柱直线性差,出现倒悬壁,刘班长当即要求李某整改,李某不服,发生争吵,刘班长让这名职工先进行整改,有事升井后再解决。升井后,刘班长指出李某操作的错误和隐患,又耐心进行了开导,通过讲道理,学标准,使李某终于认识到自己操作的错误所在,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处罚。他对工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安全有了保证,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他是采煤队的“拼命三郎”。他在注重安全的同时,更把多出煤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他个子不高,大约1米6左右,身体也很单薄,看似弱不禁风,但在工作中他是下井最早的,升井最晚的。用他的话说就是:“工人下个井也不容易,多出煤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我作为一班之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更要为他们提供好的工作环境,要提前下井,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为顺利生产创造条件。”在工作中,在确认安全的同时,他总是干一些险、重的工作,始终把自己作为一根无形的标杆树立在工作面的每个角落。工人们都说:“在生活中他是我们的好兄弟,在工作中他是一个拼命三郎,和他在一起工作舒服、踏实”。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并举,从根源上提高安全意识。他虽然在队上起到兵头将尾的作用,但他一直把自看作是工人普通的一员,把工人看作是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对工人出现的问题,在把工人损失降低到最低的前提下,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他说:“工人和我一样,辛辛苦苦上一个班,因为违章被处罚几十块钱,我于心不忍,最好用做思想工作的办法解决,让工人从心里转变观念,提高安全意识,这才是最根本的。”
(张辉李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