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医疗广告何以“生生不息”
明明是怀孕后到医院作孕期检查,孩子出生后,却被医院作为“不孕不育”症康复患者,大肆宣传。最近,重庆一位年轻妈妈向媒体投诉称,个人名誉权受到侵害。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民营医院假广告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自然受孕”被宣传为“不孕不育”治愈典范
“我是自然受孕后,才到医院检查的,怎么可能在医生指导下受孕?”陈女士十分愤怒。她被某民营医院作为“不孕不育”治愈典范,其母子与医师的照片被制作成了宣传品,放在医院的大厅里。
据介绍,去年4月23日,陈女士怀孕三个月,到其小区附近的某民营妇科医院做产前检查,由不孕不育科的徐大夫接诊,此后的每个月她都会到该医院检查。10月中下旬,陈女士在另外一家医院分娩。12月11日,陈女士因妇科炎症又到该民营妇科医院治疗,治疗结束后,徐大夫邀请与母子俩合影。
当陈女士再次到医院就诊时,赫然发现当时和徐大夫所拍的合影以及自己抱孩子的照片都被制成了宣传品,上面标有她的姓名与年龄,更离奇的是,还标注着医院对其“指导受孕”,并有醒目的“不孕不育”字样。目前,陈女士已经委托律师,起诉了该妇科医院,向医院索赔5万元经济赔偿……
民营医院违规广告“生生不息”
记者调查发现,民营医院违规广告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有的请明星做虚假广告,有的打着“送子医院”旗号,却把多名孕妇诊为“不孕症”……
三年前,一例由某明星参与拍摄的“新兴妈妈回娘家”广告,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广告大肆渲染患者回“娘家”——新兴医院时的“盛况”——“患者”们痛哭流涕地讲述自己被新兴医院治愈不孕症,表达感激之情……由此引发了媒体、公众的纷纷质疑并谴责演艺明星参与虚假违法广告的宣传,北京市消协还为此向社会公开发表了《致社会名人、明星的一封信》,建议明星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拒绝承接虚假和可能对公众进行误导的广告。陈女士虽然不是明星,但是该医院“借用”她们母子合影,虚假宣传,无疑与此异曲同工之妙。
自2007年起,《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实施一年多来,我国严格医疗广告审批和出证,加强了医疗广告的监督管理,各医疗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办法》规定,医疗广告违法率有所下降,医疗广告市场得到了规范。但是,违规医疗广告仍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违规广告缘何“野火烧不尽”?
目前,全国各种形式的民营医院已达4000多家。民营医院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为扩大自身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广告宣传成为它们一个重要的营销策略。广告,为民营医院带来了顾客;而恰恰也是因为广告,也引发了公众对民营医院的广泛质疑和抨击。
为何医疗广告违规现象屡禁不绝?业内人士指出,首要原因是我国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较多,规模小,缺少核心竞争力和医疗市场监督;以及医疗资源配制不合理,医疗卫生制度滞后等原因造成。由此可见,治理违法虚假医疗广告,要切实从源头入手,加强对医疗广告的审查和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广告的惩处力度,提高广告违法的成本,消除广告违法的动因。 (茆琛 王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