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2日
头版
01

全总援助我省灾区款物1500多万元

顾东武、李向柱带队将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本报讯 5月30日上午9时30分,随着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郭永平的一声令下,14辆满载救灾物资的卡车驶出省总工会机关大院,奔赴汉中、宝鸡两市以及宁强、略阳等灾情严重的地区。截至目前,全总援助我省地震灾区的赈灾款和物资累计已达1500多万元。

据了解,全总援助的这批救灾物资包括折叠床、棉被、服装、雨衣及食品、奶粉、蚊香等。29日凌晨,这批物资抵达西安后,省总立即抽调30名机关干部组成10个小组连夜装车。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和全国总工会高度重视我省灾情,已先后两次向我省拨付救灾款项1200万元,用于死亡、受伤职工的安抚和受灾企业、职工恢复生产及生活救助。目前,这批资金正在有序下拨。青海、贵州、上海等省、市总工会也向我省捐赠救灾款项25万元。

在当日的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抗震救灾物资送灾区出发仪式上,省总常务副主席顾东武详细介绍了这批灾区急需物资重点照顾灾情严重的地区、优先考虑困难突出的企业的分配原则。他说,这批物资主要送往汉中、宝鸡两市重灾区的重点企业,就是要重点帮扶那里受灾严重、急需救助的受灾职工。为了减少中间环节和时间,加快运送速度,省总采取点面兼顾的办法,对汉中、宝鸡周边的救灾物资,交由市总工会分配运送到各受灾县;两市的略阳、宁强、陈仓、太白等灾情最严重、最急迫的县(区)以及石化、森工、冶金、铁路系统在汉中地区的重点企业,省总工会直接把救灾物资送到县上和企业,以便尽快将救灾物资分发到急需的职工手中。

省民政厅副厅长山振兴,省总副主席李向柱、陈一民等参加了当日的出发仪式。 本报记者 薛生贵

本报讯5月30日至31日,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总工会主席郭永平的委托,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顾东武一行带着全总对我省灾区广大职工群众的一片深情厚意,将装有折叠床、棉被、雨衣、雨鞋、食品及《抗震救灾知识读本》的十一辆卡车、价值240万元的救灾物资送到了汉中,并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与汉中市总工会副主席张锡燕一道驱车赶到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宁强县,走访看望慰问了受灾企业和职工。

20日下午,在汉中市政府广场举行了简短的物资交接仪式,汉中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克智对全总、省总心系灾区职工的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顾东武一行随后兵分五路赶赴宁强、略阳、勉县等地企业,顾东武随着两辆大卡车风尘仆仆地赶往地震重灾区宁强县。在宁强,他踏着瓦砾、进车间、钻震棚,先后到受灾损失严重的金属金粉厂、中医院天洋制药有限公司,了解受灾和恢复生产情况,看望受灾职工,慰问坚守生产岗位的职工和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工会干部。在陕西天洋制药有限公司,当顾东武得知家在广坪金山寺的房屋全部倒塌的化验室主任王显杰和技术骨干廖银泉震后不顾家里顾企业,一心扑在科研技术攻关上,随时准备为生产自救做贡献的感人事迹后,亲自把抗震折叠床、棉被等递到他们手中,动情地勉励道:你们是咱们职工的脊梁,从你们身上看到企业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希望,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各级工会组织时刻惦记着你们!

顾东武来到宁强县中医院,看到穿梭震棚、把救灾物资交给抢救伤员的医护人员而满头大汗的工会主席严翠兰,就握着她的手称赞道:“你是咱们基层工会的好干部,有你们在,上级工会放心、广大职工满意”。

当天黄昏时分,顾东武不顾一整天奔波的疲惫,又深入县委机关大院、县总工会的临时震棚办公室,听取了宁强县总工会抗震救灾情况汇报,他仔细询问企业和职工的受灾情况及具体需求。顾东武对宁强县总工会急全县企业职工之所急、想企业职工之所想,真正做到了“哪里有受伤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工会干部的身影”、把工会组织对企业和职工的关怀第一时间送到灾区职工心坎上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对工会组织一手抓抗震减灾、一手抓生产自救恢复重建、进一步展示优势、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成宝华)

本报讯 5月30日12时许,省总工会副主席李向柱带领满载救灾物资的汽车到达宝鸡虢镇高速公路口。宝鸡市总工会在这里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并将救灾物资分给宝鸡市、陈仓区和太白县灾区的单位和职工。负责押运救灾物资的几位省总机关工会干部不辞辛劳,认真负责逐一核对,将这些救灾物资分别转交给宝鸡市、陈仓区、太白县总工会。

省总工会副主席李向柱说,灾害无情人有情,全总、省总为灾区职工着想,及时向灾区援助救灾物资并直接分送到灾区。省总要求灾区工会组织尽职尽责地把这些物资迅速送到受灾单位和职工手里,要团结和动员职工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做出积极努力。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乔春芳表示,感谢全总和省总对灾区职工的关心和爱护,一定把这些救灾物资及时分发到受灾单位和职工手里,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帮助职工克服困难,打好抗虞救灾这场硬仗。 本报记者 王仓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