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2日

陕西工人报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秦岭作证 各地暖流涌灾区 陕西九棉开足马力生产帐篷布 党性的光辉 陕西电力人,你们是好样的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2版: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02

西汉路犹如一条彩虹,优雅地蜿蜒在古蜀道上,移步换景间,抒写着当初建设者的匠心别具。汶川大地震,使大半个中国发生摇动。大雨、塌方让通往灾区的道路阻塞,生命在读秒。一时间,西汉高速公路成了前往灾区救援人员及物资输送的大动脉、生命线——

秦岭作证

1,全国大批救援物资要从西安集结,户县所作为西汉高速第一所,保畅也把全所员工的温情随着大批的救援车辆带到了千里之外的灾区。

所长的一天

5月16日,晴。今天是四川发生地震后的第四天。连续4天来的紧张工作让我心力憔悴。 

早上7时10分:由于4月8日至7月31日西汉高速户县、秦岭所辖段实施安全强化工程,户县管理所辖段有10公里实行单幅双行通车,为了保证该路段畅通,我召集分管路政中队的所长和路政中队队长专门研究了应对方法,在这10公里每1.5公里安排一个执勤人员,随时引导救援车队的通行。

上午9时35分:涝峪主线上报告:主线上有大批车队通行。涝峪口单幅双向的入口,救援车队有的车辆有“干渴” (水箱缺水)现象,影响正常通行。我很快安排完手头事情,直奔涝峪口主线。

17日01时50分:我回到所里,一楼办公室全部灯火通明,路政中队、养护股、征费股、办公室还在忙各自的事情。欣慰的同时也感到难受,自从地震以后弟兄们没黑没明,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我自己还在工作中有点急躁,冲他们发了火。弟兄们,和灾区人民相比,我们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这是户县所边策所长的一则日记。这则普通的日记清晰地记载了他在抗震保畅活动以来的工作付出以及所有情感和心理活动。

5月26日,当我见到边策,他脸上无法掩饰的疲惫,从春节的雪灾算起,他和所里的员工一直在超负荷工作,地震发生后,路政、治超人员全部取消了休假,白天流动巡查,晚上固定值守,个别超长超宽车辆,还要护送。路政中队队长王彬的孩子出生到现在,过满月时领导特批他回家,呆了不到一个小时,这个27岁的小伙子又回到了路上;一位员工正在住院,得知地震的消息后,他乌上办理了出院手续,把药和吊瓶带到现场。

正是凭借户县所全员的艰辛守护,截至5月26日,仅从户县所辖涝峪口主线通行的车辆就有17155辆,这些车辆的顺利通行,把户县所员工的温情带到了千里之外的灾区。

2,当蚁群一般的救灾车队在秦岭服务区的时候,对面的华夏龙脉雕塑群见证了它的崇高。他们和这里的人一起守望着明天的到来。

一群“拼命三郎”

在秦岭所服务区,一个接一个救灾车辆在做短暂休整准备重新上路。96251部队二炮防化抗震救灾车、济南军区救灾车、江苏扬州抗震救灾车、河北唐山抗震救灾车、河南安阳抗震抢险铁路物资车、山东郓城抗震救灾车、陕西消防大队消防车……

车流如蚁的秦岭服务区里,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的“拼命三郎”。

“多面手”王学礼。在服务区,他是最忙碌的人,搬矿泉水、端盘子、收拾餐桌、拖地、在厨房蒸包子……听说他是餐厅主管,笔者好奇地问他:“你是主管,还亲自做这些事?”他擦擦汗,边干活边说:“非常时期,大家分工协作,都想为抗震救灾多做些事,你看,救援车队又过来了……”

“伙夫头”贾升义是服务区的厨师长。他把后厨二十多人分成两班,两班人来回倒,提高了效率。贾升义在成都当兵12年,算是半个四川人,发生这么大的地震,他心里很难受。他很想跟着救援车队赶往灾区,看看老战友,但每天这么多救援车队从服务区经过,他知道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让救援人员、返乡农民工有饭吃。

“小管家”高璐。高璐刚刚23岁,是超市库管员,每天接、发货几十次,别人累了可以倒班,但却没人能代替她。连日来,为保证救援车队顺畅通行,服务区有充足的食品供应,不论是深夜24时还是凌晨2时,只要货车一到,她就忙个不停,装卸人手少,她还帮助搬运,根本顾不上胃痛难忍。

3,他们工作在汉中所保畅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像一棵棵无名的小草,更像钢铁卫士一样守卫着高速公路的畅通。

潘启强:最对不起父亲

潘启强,汉中东收费站站长。西汉高速通车后,汉中东站成为全所征费额和车流量最多的站。5月12日,他刚回西安休假,与专家预约好13日带患脑溢血瘫痪在床的老父亲去医院就诊。地震后,他就连夜返回单位,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保畅工作之中。在他的带领下,全站人员放弃休假,所有的员工在下班之后,都主动到“青年文明服务岗”为抗震救援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汉中离灾区近,余震感觉强烈。为了确保员工们能安心工作,潘启强组织人员自救,在院子里搭建了临时防震棚。每晚,在确认下班的员工全部进入棚内之后,他才去休息。夜深人静,每当想起自己的老父亲,潘启强总觉得愧疚。

侯皓:称职的稽查股长

地震发生时,侯皓正在监控室查看监控录像。他立即组织监控员跑到安全地带。等稍稍平息后,他第一个返回监控室,检查监控、收费系统运行状况。汉中东站监控线路不通!所机关断电!上元观收费站断电!情况紧急,需启动紧急发电机。他一边联系电子公司的维修人员,一边向所长汇报各站收费运行情况,随后联系发电机备用油料,等所有的事情暂告一段落时,已是下午6点多了。这时,他才想起怀孕6个月的妻子一个人在家呢,他顾不上吃饭,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赶……

震后的几天里,他在做好日常征费管理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办抗震救灾专题黑板报,张贴地震知识及地震避险知识,消除员工对地震恐慌的心理。

李峰:做好该做的事

李峰平时不善言语,干起工作来像一头牛,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一样。负责管理所办公室文秘工作的他,对于当天的工作他绝不拖延,哪怕再晚也要干完才睡。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震后,陕西高速集团公司和西汉公司领导非常重视信息报送工作,要求每天12时必须上报有关政务类、文明服务、抗震救灾保畅等信息,他白天收集、采写信息,晚上加班整理,时常一个人忙到深夜。

5月12日下午,妻子到学校接女儿时,空旷的操场上剩下女儿一个人了。后来,女儿在电话中对李峰说:“爸爸,当时同学都被接走了,我一个人真的好害怕!”虽然,勉县离汉中也就40多公里,可是他却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孩子。他的妻子也只能带着孩子在广场躲避余震。当他给住在乡下的父母打通电话时,还没等他说什么,老父亲却先问起他在汉中的情况,还一再叮咛他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一家三地,虽然距离都不是很远,但是抗震救灾保畅工作开展以来,他还没回过一次家。

4,他来不及修缮自家震裂了的房子,顾不上他年逾古稀的双亲和妻儿,却奋战在抗震保畅的最前哨。

“保持硬汉”张红锐

宁强自古就是“东瞰荆襄、西出陇右、南控巴蜀、北卫汉沔”的战略大通道,宁强所位于西汉高速的最南端,距四川仅18公里,是这次地震受灾最重的一个所。就在我们5月27日前往的路上,传来宁强刚刚发生了一次5.7级余震的消息。这方曾经风景如画的宁静土地,如今正被地震灾害蹂躏和折磨。然而,在灾难面前,这里有一支钢铁般硬朗的队伍,愈挫愈奋。宁强主线收费站站长张红锐就是其中的一位。

5月12日,张红锐正在汉中家里休假,突如其来的地震,使他家的房子变成了危房,父母妻儿有家不能归,都住在了大街上。大的儿子又突患重感冒,急需住院治疗,可医院因地震无法接收病人,他只好把儿子抱到一家私人诊所。

13日凌晨,余震又把他们“赶”出了诊所,全家人只好露宿市中心广场。当他得知汶川灾情十分严重,道路堵塞,救援部队无法进入,他心急如焚,再也等不及了。

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他急忙赶到车站,汉中通往宁强的客车停发,通讯中断,他无法和单位取得联系。13日一大早,张红锐搭出租、乘班车,毅然奔向了抗震救灾保畅的前线。用他的话说:“保畅就是对灾区人民最大的支持,这是咱高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回到站上,张红锐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抗震保畅的要求,他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工作,成立了青年突击队。

自5月13日以来,大量的救援救灾车辆从主线站通过,车流量剧增,他和突击队员一起疏导交通,为司乘人员解答疑难,在服务台提供热水、矿泉水、方便面、药物等救急品。

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地坚守在保畅一线,个头不高的他双眼布满了血丝,经常是一忙就错过正常用餐时间,饿了泡一袋方便面,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累了就在办公椅或沙发上打个盹,从没有在床上睡过一个囫囵觉。妻子打来电话,说孩子还在吊液体,自己要去南郑县统计群众受灾情况,无奈,她只好把孩子送到了乡下姑婆家。一时间,这个铮铮铁骨的硬汉哽咽了……

5、穿越蜀道的坎坷/穿越古战场的鸣响/穿越华夏南北的分界/穿越三秦与大西南的屏障/历史在特殊的时刻/定格在西汉高速公路上/在这条路上/在这么一群人中/你分明感到一股凝聚的力量。

西汉精神

横卧在古蜀道上的西汉高速是由540个桥梁和136条隧道贯通的世界奇迹,其中特大桥62座,特长隧道12座。而在秦岭山区段,66%的路段都由桥梁和隧道组成。在陕西高速集团的员工眼中,西汉高速是一条黄金线路,被交通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陕西的青藏线”。省交通厅厅长曹森在国家高速公路(北)京昆(明)线陕西境全线贯通仪式上说:“融历史、生态、景观、人文于一体的西汉高速公路,是沟通我国西北与西南的黄金大道,是陕南人民走向富裕的幸福之路,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之路。”而今,它更赋予了更深的更有现实意义的———“生命线”。

在这条“生命线”上穿越的几天,我们常常被耳闻目睹的人和事感动着,一个个在大灾面前奋力工作以及已趋成熟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澈见底的灵魂。

洋县管理所承担着西汉高速公路龙亭主线大货车的疏导分流重任,对于减轻西汉线的抗震救灾保畅压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坚守在抗震救灾保畅一线,临危不惧,忘我工作,有些回返的大货车司机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路咋不让走呢?管理人员就反复给他们做说服工作,有个管理人员碰见不理解的司机,边解释边敬礼,连续给人家敬了十八个礼,直到让那位司机感动,自己主动开车走老路;

西汉公司秦岭路政中队中队长华海波已带病工作三天了,他的女儿的发短信给他:“爸爸,我数着时间呢,从清明节到现在,我已经45天没见你了,我想你!”华海波说,他想女儿都想疯了,稍事休息之际,女儿的身影时时在眼前晃动,但他没有办法,因为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直奋战在抗震保畅一线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事迹太多,以致于我们没法逐一展现他们的风采。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平凡人,在这抗震救灾特殊的日子里,干着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铸起了一条通向大西南快速的救援之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西汉路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车辆畅通无阻,第一时间确保了灾区的物资和人员到位,极大地支持了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受到了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称赞!

大灾面前方显一个人的英雄本色和一个单位的整体风貌,西汉路虽美但美不过西汉人,他们才是这条路上的真正风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西汉精神。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