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散文 □文/安学珍
下午,刚上完英语口语课,就在呼呼的寒风中迫不及待地跑向教学楼下的报栏,去看报纸上登载的各种报道。这是他多年以来,每天坚持的功课。尽管寒意料峭,校园内人流匆匆,但他依然急切而认真寻找着。忽然,内心禁不住一阵激动,《人民日报》上有一则消息:2006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揭晓……。十位里面有一位是他铭记的——侯晶晶。她现在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师,一位身残志坚的女博士。照片上的她鹅蛋形的脸庞上戴着金丝边眼镜,短短的刘海衬托着她依然青春的面孔,显得宁静而快乐。
其实,六年前,她坚韧而执著的名字就刻在了他的脑海,没想到今天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那时同样是在一张报纸——《中国教育报》上。那时的她,刚考上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尽管坐在轮椅上,被她母亲推着,但依然青春亮丽,乐观快乐,洋溢着任何力量也压制不住的生命活力。她从小身患重病,由于不断恶化的病情,上小学不久就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家里坚持自学。他时常想,他和她一样没有上过高中和大学,他比她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健康完整的身体。那时的他,生活于甘肃的一个贫困山区,父母连小学都未毕业,真正的家徒四壁,他去外地上学的路费都是向邻居借的。侯晶晶在她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下,参加了自学考试,短短四五年时间,不仅自学完了中学阶段的所有课程,而且考完了英语专业本专科阶段的全部课程,同年又顺利考上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她实在是个聪明而坚韧的女孩。——六年前的那篇报道就是她去南大报到时的真实写照。看到那篇消息时,他正在一所中专学校的办公室里办理离校手续,同时也在暗自落泪。因为在此之前,他联系了很多家单位,由于他学历太低,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他。尽管他中专三年也基本考完了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的全部课程,却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一个自考生。那时的他懦弱而无能,伤感而绝望。就在他随意翻阅办公桌上的当天的报纸时,无意中看到了关于她的报道,心中被她的坚韧和执着深深感动。他震撼之余,也暗下决心,若有条件和机会,一定要考上研究生。
光阴荏苒,六年时间一晃而过,但他一直把她当做他生命的榜样。还记得那年中专毕业时,他有一个奢想,哪怕有一个每月300元的工作,他就可以考研,实现他的理想,但是找不到。由于生活所迫,他先后又去务农,作民工,擦玻璃,搞推销,然后又去河西走廊的一所中学当教师。命运尽管鬼使神差阴差阳错,但她给他的内心震撼,使他无法满足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他决心要像她一样生活,于是在一个宁静的夏日开始了破釜沉舟的考研岁月。
寒来暑往,熬过七百多个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日子,今年终于实现了心仪已久的愿望——来西北大学读研。回首来路,他内心洋溢着一种莫名的坚实和悲壮。
真的,他喜欢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日的寒风中,再次想起这句早已老掉牙却不失为真理的话。
他也时常想,一个人的进步需要榜样作指引,那么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难道不是同样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