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17日
坚守岗位·恢复重建
02

汉中农村信用联社职工

把救灾款及时发到灾民手中

本报讯 汉中信用联社职工,在大震来临关头,保护好资金的安全,克服自身困难,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坚守工作岗位,把政府救灾款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灾民恢复重建工作。

5·12大震以来,宁强、略阳等地农村房屋倒塌严重,再加上不断的余震,给当地的经济和群众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宁强县信用联社理事长邵世林说,我们担负着全县90%以上的救灾款发放,共发放5334.77万元,大震来时,28个网点遍布26个乡镇,其中有19个受灾最重,房屋倒塌,办公设施毁坏,损失达3325多万元。205名职工家中有150户房屋不同程度的倒塌、裂缝,受损达1109万元。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宁强县信用联社的职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保护库款的安全,保证办理业务的群众安全疏散。全县基层网点没有一笔资金损失,在开展自救和保安全的同时,第二天除9个机构受灾严重没法营业外,其他的营业网点照常对外营业。第三天全辖营业网点全部营业。

在略阳信用联社,5·12大震那天,有40多名职工没有回家,自发来到单位,保卫金库的安全。25个营业网点14日就恢复上班。理事长裴世鸣告诉记者,全联社经济损失1360万元,职工家庭损失158万元,办公、住宿都在帐篷。我们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替政府积极向灾民发放救灾款2463多万元。徐家坪是略阳的重灾乡,当地信用社的18间房屋全成了危房,职工都住在帐篷中。大震的第二天,他们立即租用卫生院的房屋对外办公,及时把救灾款发放到灾民手中。

西乡农村合作银行采取“六切实”信贷服务措施,支持当地灾后重建;南郑县联社组织自救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确保防震专项资金汇入汇出畅通无阻。勉县、镇巴等联社筹措资金,确保了当地的灾害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展开。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