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18日
坚守岗位·恢复重建
02

“一棵树”撑起生态延安新天地

站在志丹县最高的太白山上,黄土高原像雄狮一样温顺地躺在眼底,连绵起伏的群山已被望不到头的绿色所覆盖,身旁刚栽的油松,散发着浓浓的香气,一支绿化专业技术队伍正在给新栽的树苗浇水。县林业局马信书记告诉记者,这些树都是今年三、四月份在“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中栽上的。他们这儿干旱少雨,树木的成活率低,刚栽上的树必须进行定期浇水和管护。水是用三级泵抽上山的,有了水,树的成活率将保持在85%左右,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年年植树、年年不见林”的恶性循环。

今年志丹县启动了县城东西两山生态景观建设,投资6600万元,栽植油松13万株、各种灌木50万株,完成了县城周围八座山迎川面共计4812亩的绿化面积。加上前几年山川秀美工程所取得的成绩,座座山头变绿的梦想已基本在志丹县实现。

与志丹县一样,从今年春天开始,延安的各区县掀起了“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截至目前,全市有11.9万人参加到美化家园的植树活动中,捐资1029余万元,栽植花草树木287万余株,全市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观。

延安处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多年来在以石油为龙头的能源化工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被放在了重要地位来抓。总结前几年实施山川秀美工程的经验,延安市顺应时代潮流,按照“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快以“三山两河”治理为主的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富裕延安、实力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

“一棵树”撑起生态延安新天地。“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是在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的倡导下于去年10月启动的。活动一开始,就得到了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从几岁的娃娃到八九十岁的老红军,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市民,一支支造林队伍挺进延安周围的山山峁峁,掀起植树种草、建设山川秀美新延安的热潮。处在延安城区的宝塔区以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中心,按照“标准化规划、全员化投入、专业化栽植、法制化管护”的思路,实施两步走战略,一是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210国道湫沿山经城区过境至宝塔山共2万亩的绿化任务;二是完成宝塔山以东至甘谷驿余延川交接处6万亩绿化任务。形成70公里的山体绿色长廊,实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百万松柏绿延安”的目标。去年秋季至今春,已完成10公里的绿化工作,栽植各类苗木53万株,面积达5000亩。各县把“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和县城绿化、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推动了此项活动的蓬勃开展,仅今年春季,延安市各县参加活动的人达到9.9万人,捐款742.5万元,栽植各类苗木124.7万株。“延安组工纪念林”、“老红军纪念林”、“红领巾纪念林”等10余块纪念林为延安城区的大山披上了一层浓浓的绿色。

在开展“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中,延安市充分借助外来力量,扩大植树造林的规模和效应。活动伊始,他们组织宣传小分队,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恭王府等十余处进行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国家海关总署投资195万元,在延安营造74.1亩“中国海关林”;甘肃张掖市投资30万元,营造“张掖一延安友好纪念林”;长庆采油一厂投资32.86万元,建成“长庆采一生态林”。长庆油田公司将投资1000万元,用五年时间帮助延安建设山体公园。这些都为延安的生态环境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

“建精品工程,打造生态品牌。”延安林业局谢文治局长告诉记者,前几年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时延安主要以种植灌木为主,绿化品种单一,冬季山上还是光秃秃的。为改变“只见草木不见树”的状况,从今年起他们加大了在原有的草地上种植以油松为主的常青林木,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园林景观配置模式进行大树点缀、花灌木搭配密植,相继建成以“中国海关林”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精品工程。吴起县在开展“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中,将植树种草绿化山川与建设森林公园结合起来,着手建设吴起退耕还林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包括县城十里绿色长廊、长征胜利纪念园、袁沟休闲度假园、沙棘产业种植示范园等7个园区。目前,长征胜利纪念园已建成,其他正在加快实施中。

延安种树成活率低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一大障碍。为提高造林质量,延安市统一采取了以专业造林队施工的栽植模式,从苗木调运、整地、栽植到浇水、管护,全过程都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让造林队包任务、包成活、包管护。专业造林队针对延安地区树木成活率低的实际,采取高科技手段,栽植每一棵树都注意使用抗旱造林新技术,如激素喷根、树体输液技术和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材料,确保栽植成活率。据林业部门对去年秋季和今年春天栽植的树木的抽查,延安目前造林植树的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远远高于国家对干旱地区成活指标的要求。

站在延安凤凰山正在建设的景观园里,看着一片片树木在阳光下呈现蓊郁之势,延安市长陈强说,“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经过多年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延安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实现“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美好人居环境,真正使延安的山变绿、水变清、人民变富裕。

本报记者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