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奥组委集训“采访课”
学习与西方媒体沟通策略
奥运会期间,怎样才能让众多海外媒体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而不胡编乱造,避免对中国和北京奥运会不真实的报道?
17日下午,包括北京奥组委官员在内的众多政府官员在钓鱼台国宾馆集体上了一堂“采访课”。教课的“老师”是在应对西方媒本方面颇有经验的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
奥运会让中国成为焦点。“今年是北京奥运会年,但是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真实报道却伤害了中国人民的心,但在西方很少能听到中国人的声音,直到出现中国留学生和网民的集体抗议。”傅莹大使介绍说,北京奥运会期间,仅英国BBC一家媒体派来中国的记者,就将超过英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
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万名记者将齐聚北京等地,把中国和2008年奥运会的消息发回各自的国家。“北京奥运会让世界关注北京,也让中国成为世界媒体的焦点。”这对中国政府应对媒体采访需求是个很大的挑战。
奥组委官员还需培训,17日开课的“国际传媒管理高级课程”,首批培训人员共有10名。他们主要来自中宣部、外交部、奥组委等部门的新闻官员。其中,奥组委的官员占到总数的70%。“北京奥运会不仅是西方媒体与中国的交锋,而且也成了某些反华的NGO(非政府组织)组织攻击的对象,是集合了所有反华势力、持不同政见者、人权问题的焦点时期。”凤凰卫视欧洲台台长邵文光认为,奥组委官员在应对西方媒体提问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尽管他们有很多经验,但在如何应对传媒这个相当专业的领域还需加强培训。
从“西方视角”组织培训据参与此次培训的华誉传媒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沙学文介绍:“我们将派出三名对华友好的资深培训专家,他们将为学员带来独特的西方视角,介绍西方媒体经常使用的提问与批评策略,讲授如何在友好或者敌对下与西方媒体周旋的种种技巧。化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
此次培训将通过讲座、讨论、实景模拟媒体采访演练等方式对学员进行培训。
(黄涛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