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20日
发现·文轩
02

国人读书一年不如一年?

新近公布的抽样调查表明,2007年中国人的图书阅读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仅为34%。这个数字在1999年是60.4%,到2003年还有51.7%,2005年时为48.7%,首次跌破了50%。这项调查是新闻出版总署下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进行的。

与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迅速上升。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说:“阅读趋势正呈现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三大特点,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已不可避免,网络阅读的兴起不可逆转。”

从表面上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只是把纸质书换成了“数字书”,但综合分析,中国人的阅读存在“空心化”隐忧,阅读质量并不理想。调查显示去年我国人均购书量不足5本,其中八成是课本教材。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对此忧心忡忡,因为国民阅读习惯变化将导致思维能力的弱化:“图书阅读是线性的、连续的,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深入研读、品味细节、交流学术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阅读者的抽象思维能力;而网络阅读侧重于形象思维,具有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特征,能够扩大知识面,非常方便地得到答案信息,却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

更让人担心的是,不断弱化的传统阅读本身也有结构性的问题。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在传统阅读中,报纸占第一位,杂志占第二位,图书阅读则是最后一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不下30万种。但在阅读上,中国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在这次国民阅读调查中,超过69%的人认为读书是重要的,只有1%的人认为阅读不重要。调查人员询问那些不读书的人为何与书无缘,43.7%的人回答“没有时间”,29.1%的人回答“不习惯”。

没时间读书的人群里,占首位的是20—29岁的年轻人,其次是30—39岁的中年人。最让人惊讶的是,在不习惯读书的人群里面,18—19岁的年轻人占45.9%,也就是说,高中和刚刚离开高中进入大学的人群,居然已经不习惯读书!

对此,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很郁闷。朱永新说:“赫胥黎曾经预言过人类文化灭亡的方式是没有人想读书,没有人想知道真理,文化成为了滑稽戏。在我们这个时代,他的预言真的有可能成为现实。” (乌力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