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25日
企业新闻
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探索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来杨凌,就一定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看看。西农是这颗冉冉升起的农业科技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西农更是大有作为。

构筑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便捷通道

近几年来,西农和杨凌示范区密切配合,依据区域自然资源优势、产业特色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的技术需求,在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了一批农业试验示范站和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杨凌为中心,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的示范基地网络,构筑了“大学+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推广新通道,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西农科技推广处副处长宋西德介绍:“我们按照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对学校科技力量进行整合,并以项目为纽带广泛吸纳地方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组建了一支由300多名大学科技专家和1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推广队伍,按照产业链为农村提供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农业科技服务。在陕西,我们结合区域农村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建立了白水苹果、阎良甜瓜、眉县猕猴桃、西乡茶叶、山阳核桃板栗、安康水产、清涧红枣等7个农业试验示范站,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另外我们以农业试验示范地为联络点,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依托学校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专家,研究和集成组装生产、加工、营销等产业链上各个节点的综合配套技术,为农民提供示范样板,为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陕西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带动阎良及周边地区发展8万亩甜瓜,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早春厚皮甜瓜产业基地,该产业将阎良区人均收入提高了1000元。

山阳核桃板栗试验示范站2007年首批建立的560亩核桃高接示范园,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一举改变了当地过去多年来嫁接成活率都不到10%的局面。

宋处长回忆,“当时山阳县县长高兴地对我们说,西农的核桃板栗试验示范站,我们四大班子满意,群众欢迎,周边县区羡慕,我们引进了农业科技的‘海尔’品牌。”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西农充分依托自身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构建了“大学——试验站——示范点”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并开展了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科技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西农成教学院副院长王雄介绍:“近三年来,我们共举办集中培训200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技骨干、农民技术员15000多人次,举办各类培训会、现场会2200多期,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为地方政府培养了一批熟悉‘三农’政策、懂新农村建设、善于组织发动农民的干部队伍,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

为加快先进农业科技成果传播与扩散速度,发挥农业科技信息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西农和杨凌示范区依托科技资源优势,借助网络、电信、电台、电视、报刊等媒体平台,建立了多渠道、全方位、高覆盖度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西农宣传部副部长杨耀荣介绍说:“我们建立了杨凌农业科技推广网、农业高校科技联盟网等综合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站及苹果、猕猴桃、小杂粮、桑蚕等一批专业网站,构建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通道,扩大了杨凌示范区和学校科技成果的辐射范围。另外我们与陕西电信服务公司合作,建立了农林科技‘168’专家咨询热线和‘96889’农家乐信息台,农民每月只需花2元月租就可以随时享受各种农业实用技术与市场信息服务,仅短短两年用户就已超过100万。” 本报记者 马海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