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员工转岗需要更多理性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尽然。笔者的一位朋友原来在企业的一个后勤单位工作,这里环境幽雅,工作舒适,是许多生产一线员工梦寐以求的好岗位。但他却因常年倒班而心生倦意,通过托关系,找门子,费尽周折,终于转岗去了生产一线一个不需要倒班的后勤班组。谁知经过半年的熟练期,由于与原来岗位工作性质的差异,使他迟迟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陷入了无尽的烦恼当中,顿生悔意,进退维谷。据了解,像笔者朋友这样因为草率转岗而带来烦恼的事例,在企业并非鲜见。
在我们身边,一些员工或由于年龄大对现在的工作力不从心,或由于身体患病而不能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或由于生产一线脏、苦、累而想调换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或由于现在的岗位工资、奖金低而欲谋求一个收入高的工作,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不过,如何才能使这部分员工顺利转岗,愉快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并且有所作为,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为,员工转岗关键是要保持一个清醒头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勿欠缺考虑,草率行事,“一失足成千古恨”,给自己带来无谓的烦恼。
首先,员工在转岗前,要对自己为什么离开现在的岗位有一个清楚的思考。是因为年龄、身体、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能适应目前工作的需要,还是自恃才高八斗,怀才不遇,打算另谋高就?是因为与同事关系紧张,难以相处,心情郁闷,还是与领导意见相左,缺乏沟通,矛盾加剧,避之不及?是因为工作环境差还是工资收入低?等等。面对存在的问题,要仔细考虑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原因?是经过努力可以改善,还是根本无法改观?是留在现在的岗位更适合自己,还是转岗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只有把这些问题真正想清楚了、搞明白了,才能使自己作出理智和正确的抉择。
其次,员工在转岗前,要对自己打算去的岗位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比如,是否喜欢那里的工作环境和人际氛围?是否对将来的工作抱有浓厚的兴趣?是否在性格特征、身体状况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适应新的工作需要?是否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需要慎重考虑,重新选择。
再次,员工在转岗前,要对自己的适应能力有一个清醒地认识。比如,面对陌生的人群和环境,能否尽快熟悉并融入其中,面对全新的岗位和工作,能否尽快学习并熟练掌握,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能否有足够的勇气、信心去面对和克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便尽可以大胆前行,义无返顾,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及时公布岗位需求信息,经常对员工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教育,加强对员工转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正确引导,确保转岗员工合理、有序和有效流动,保持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协调较快发展。 (王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