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4日
北国周末
01

博客新闻:能否成为传统媒体“挑战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博客逐渐从精英普及到大众,更成为民众获取第一手新闻的重要渠道。凭借其“独家”和“快速”的优势,博客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

然而,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博客的“自由化”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保证了网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却也成了假新闻滋生的沃土——色情暴力、明星花边绯闻、攻击谩骂等如“洪水猛兽”般愈演愈烈。博客新闻作为一种草根媒体,能否成为传统媒体的“挑战者”呢?

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

博客,通常称为“网络日志”,是指在网络上以日记的形式发布的流水记录。2002年,博客由被称为“中国博客之父”的方兴东等人引入,并建立了“博客中国”网站,使博客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零门槛”的媒体,博客使普通人拥有了话语权,实现了由信息接受者向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转换。2008年,无论是在“3·14”拉萨暴力事件,还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博客都翔实地记载了这些突发事件,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传播出去,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博客新闻开始挑战传统媒体

事实上,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初,就有“一人一媒体”的说法。据美国2006年调查发现,新闻首发有40%消息源来自博客,并预测2010年能达到70%。

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仅4分钟,博友“说来话长”便发表了首篇博文《地震了!》。在随后的1个小时内,近千篇描述地震的博文纷纷涌现。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CCTV主持人郎永淳、主持人杨澜、作家韩寒等也纷纷赶赴灾区,并在博客中提供了大量现场消息。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指出,博客的本质结构是参与式媒体,在地震发生后博客起到了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作用。大量志愿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博客,及时将灾区信息向外界传递,成为主流媒体报道的补充。

虽然在专业性上不如传统媒体,信息量上又不及网络,但博客新闻依然根据其自身优势和特色成为了传统媒体强劲的“挑战者”。

博客新闻仍需加强监管提升其可信度

博客搭建了一个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任何人只要申请博客,就可以随意发布信息。然而,“自由”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满足了网民的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却成了假新闻滋生的沃土。

与新闻相比,当前博文在其自身的可信度上还存在一定不足。而网络匿名申请、博主标新立异、没有终审“把关人”、媒体的推波助澜都使得博客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因此,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博客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可信度。

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宣传、监控力度,并提供举报电话。除了对有问题的博客进行查、堵、封以外,还要提高积极、健康向上的博客的影响力,帮助它们抢占舆论新领地。 (胡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