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灾后重建的“三最”叫好
·贺宏·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将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看到这个内容,尤其是看到“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这“三最”时,首先让人感到“放心”,第二是“感动”,第三是为国务院的指导意见“鼓掌”。
“放心”——这次四川地震后,不少中小学校舍倒塌成为废墟,许多学生伤亡,令人感到很痛心。以后当地学生还要生活学习、医院还要接待门诊及安排病人住院,灾区处在地震带上,该怎么办?看到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提出了“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这个要求,心中感到“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感动”——从这个“三最”中可以看到《指导意见》严格贯彻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理念。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医院是伤病员集中的地方,遇到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怎样从根本上把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最”说明中央政府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指导意见》规定得这么周到、细致,真是让人感动!
“鼓掌”——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出台了有约束力的文件,细化了“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比如提出要定期公布灾后恢复重建进展情况,做到公开透明,有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正如这“三最”中的“群众最放心”,这真正地让人放心了。中央政府能如此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应该为这“三最”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