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记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王西林
人生其实就像是一条流淌的河流,时而遭遇险滩激流;时而会迎来平缓坦荡。面对这一切变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姿态。智者在遭遇险滩激流时会奋起搏击,激发和积蓄能量;在迎来平缓坦荡时会激扬风采,释放和张扬情怀!
而愚者则是在遭遇险滩激流时唉声叹气,沉沦或深陷其中;在迎来平缓坦荡时会飘然若失,茫然或迷失!
我们选择前者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需要一种智慧和勇气;我们摒弃后者却是一种明智和聪明的抉择
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西林总经理的人生道路和打拼经历的确是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用自己明智和聪明的抉择在创业时奋力拼搏,最终获得了成功,他用自己的爱心和情怀在成功时又回馈社会,他闪光的人生和无私的奉献使他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们的普遍称赞…
——题记
我们今天的这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是一个展示风姿的舞台…
在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化渊源中,很久以来就流传有一句令人警醒和励志的话叫做:“时势造英雄”。
虽然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句话依然很有哲理性和说服力。在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大市场下,就有一大批勇于艰苦创业,善于出击市场的成功人士,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魄力,他们抓住了机遇,并以他们出色表现和有所作为为我们这个腾飞和崛起的时代增添了一抹亮色!
尤其是那些逐鹿市场,弄潮商海的市场精英和商界骄子更是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和敢为人先的气概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进程中勇立潮头,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英雄……
近日我们在采访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西林总经理的时候,这位多年来一直在改革开放前沿和市场经济大潮中打拼的创业型人物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和打拼经历的确令我们产生了一种钦佩之情。尤其是他成功创办的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自己不断发展壮大并已拥有了固定资产达6.4亿元的辉煌之际,还以广博的爱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情资助社会公益事业达4000多万元,其不俗的业绩和博大的情怀,赢得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成为延安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他和他的企业在为延安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突出贡献的事迹更让我们所感动……
王西林常说:“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这句话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内涵却充满着执着和坚韧。如今,他的人生渐入佳境,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但他却又向着更佳的境界奋进着……
时代英雄 市场弄潮改革开放三十年,大浪淘沙万余日,时势造就英雄,历史记录成功。忆往昔,曾有多少人奋斗过,看现在,还有无数人梦想着。这就是人类历史前行足印……
王西林对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事业成功曾这么感慨地说过:“我对延安有很深的感情,可以这样说,没有党的关怀,政府的扶掖,人民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厚爱,就没有我的今天”。
的确如此,现在当我们回首王西林的创业经历和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之路的时候,王西林的这番话更显得真诚和动情……
今天的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延安王家坪汽车联营运输有限公司基础上于2004年12月正式组建成立的,是集汽车货运、铁路代办运输、汽车修理加油、停车住宿、建筑装璜、石油钻井、石化物资、房地产开发、酒店服务、印刷印务和民办教育等多业经营的民营集团公司。
1987年,当时的王西林看到市场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正在延安水利施工队工作的他按奈不住一腔的创业激情,毅然决然地停薪留职,组建成立了延安王家坪汽车联营车队,主要从事汽车货运业务。
二十年来,王西林在创业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历练出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企业宗旨,坚定了发扬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信念,在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的理念引领下,促使自己的企业逐步走上了经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目前,集团公司在延安所属有延安王家坪汽车联营运输有限公司、延安大明石油物资配套有限公司、延安育英中学、延安天和大酒店。在西安有陕西东方石化有限公司、陕西新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北京有北京广远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凯达印务公司。集团公司总占地面积800多亩,拥有员工1230多名,固定资产6.4亿元,年上缴国家税费达3800万元。集团成立有党委和工会等群团组织。党委所属六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8名。
集团公司多次被省、市、区评为“优秀企业”和“明星企业”。荣获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委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党委被陕西省委表彰为“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会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王西林现为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陕西省劳动模范协会副会长、延安市政协常委。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慈善奖、陕西“十大扶贫之星”、陕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陕西省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等60多项荣誉。2008年3月,王西林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的接见。
集团公司的迅速发展和壮大还得益于集团公司文化兴企凝聚活力的深入,对此,王西林的见解的确有一番深刻的含义,他曾说过:“宣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讲,能不能搞好文化建设,是关系到能否树立企业品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关键“。
近年来,集团公司在搞好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提高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采用新形式、新方法,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
在推动企业文化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时,还注重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并按照现行《劳动法》由工会代表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了集体协议。同时,关注农民工维权,将所有农民工全部吸收为工会会员,同固定工一样签订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保障。
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公司以“建家兴企”为主题,狠抓职工之家的创建落实。提出建设文明之家、安全之家、温馨之家、富裕之家的建家思路。并以此为契机和平台,创建了一个具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势企业。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弄潮市场,这或许就是王西林和他的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缘由之一……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
我们走访中就听到了许多关于王西林和他的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这些年来热心公益事业赞誉之词和感人事迹……
尤其是王西林在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后,他就坚持把致“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自己和企业的根本宗旨。近年来,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公司为社会奉献达4000多万元。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称赞,获得了众多的感激和爱戴。
这些年来,王西林不惜重金资助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不让家庭有困难的孩子失学、辍学,从1997年3月到2001年9月,四年半的时间,他就捐资300多万元,修建7所希望小学,分别在宝塔区麻洞川乡、玉家崖村、枣园华林村、南泥湾金庄村、志丹县李家洼村、大荔县安昌村和富县秋家沟村,改善了教学环境,使2000多名小学生在宽畅明亮的教室里奋发学习。
与此同时,王西林还把扶贫、救灾、济困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扶贫帮困、助学、警力建设、道路改造、环境绿化、抗洪(震)救灾、救助医疗等慈善事业捐款捐物2560多万元;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延安教育增添新的活力,王西林投资1.6亿元创办了一所能容纳3400名学生的“延安育英中学”,并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结成数字化合作校,2004年秋季正式招生开学。育英中学新生中,有100多名初、高中学生,成绩优秀,但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王西林得知后,就一次性为这100多名学生减免了学费、教材费、就餐费和公寓配套费达248万元。
2005年7月他为了体现对三秦父老的厚爱,毅然捐款440万元,为陕南修建“慈安桥”118座,解决了商洛、安康、汉中贫困山区10多万群众和数千名学生过河难问题,被陕西省政府通报表彰。2006年8月在陕西省慈善协会设立个人冠名助学基金500万元,每年资助陕西省贫困大学生50名。2007年8月又在延安市慈善协会设立冠名慈善基金800万元,用于慈善项目,发展延安慈善事业。
王西林在企业的发展中,还热情倾注了对员工的关爱与呵护。集团公司专门征地35亩,为职工和教师修建了7栋252套,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和5栋别墅,解决了职工住房困难。家属区院落硬化、绿化、物业管理均由公司承担;购买了6辆豪华大轿车,解决了职工上班、子女上学乘车难的问题。不断增加职工工资和各项生活补贴,增强了集团公司的凝聚力。
在公司发展的同时,王西林安排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700多人,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现在,王西林和他的延安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奋进之路上昂首阔步,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行着…… 文/石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