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11日
北国周末
01

“拼车热”到底能热多久?

距7月20日北京奥运期间实施单双号限行规定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北京的“拼车”现象已经提前掀起一个高潮。

事实上,近几年,北京悄然兴起的“拼车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拼车”有两种情况:一种可以叫搭乘“顺风车”,就是一个有车的人上下班途中顺路捎上两三个住处相近、上班地点也相近的乘客,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第二种情况是几个住在附近的人合租一辆车去上班、上学或出游等。

在采访中,不少受访者认为,这种将私家车公共使用的行为不仅可以节约司机的开销,对于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然而,“拼车”现象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拼车”时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驾驶过程中出现问题谁来负责?“拼车”是否属于干扰正常的客运市场的违法行为?那么,“拼车”究竟利大还是弊大,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值得倡导和鼓励呢?

“拼车”族:我们“拼”出双赢

很多人为了避免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坐公车和地铁,自己又尚未买车,都很愿意与“志同道合”者“拼车”;如今高涨的油价,让有车族的开车成本日益增加。在他们看来,“拼车”这个方法正好能帮助顺路的人,同时又节约了开车的成本,可谓是两全之策。

油价上涨刺激“拼车热”节能环保何错之有?

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达到历史上最大涨幅。显然,高昂的油价带给司机们的压力不言而喻。

赵先生还说,“拼车”这种社会现象有利于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拼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识的机会,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而且,马路上的车少了,堵车现象得到缓解,城市空气污染也有所减轻。

然而,即使面对种种好处,关于“拼车”是否合法却一直是众说纷纭。有关部门认为,“拼车”干扰了正常的客运市场,是有关规定所不允许的。如今的“拼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何去何从依然没有定数。

专家:创意不错,但安全第一,实施方式有待改进

北京市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的庞女士认为现在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不允许市民“拼车”,与某些管理条例有所冲突并不代表这就是违法行为。她认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拼车”是一个很好的出行方式,对环境尤为有益。如果需要,自己也愿意参与其中。

北京市社科院的研究员赵弘就认为“拼车”与黑车不能相提并论,因为这并不是纯盈利的行为,至于搭乘者付给司机的费用,只能算是成本补偿,与黑车盈利有根本的不同。

在采访中,多数人认为,与其一味讨论“拼车”的对错,不如改进组织方式,设定科学的有关法规,让更多的“拼车族”在安全的前提下放心上下班,让“拼车”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孙耕思)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