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15日
综合新闻
02

“低分录取”扇了谁的耳光

·冯燮·

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在国内只能上个独立学院,却因为她乐于助人而意外赢得了机遇。在武大参加一场招生咨询会时,她不经意的助人为乐行为,被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了。经过面试,当即决定预录她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给她提供4年2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张孟苏“低分”被国外大学录取,仅是个案而已,纯属偶然,但也具有某种必然因素。一是因为她素质全面,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英语口语三级……二是因为她善于推销自己,“时而用英语口语,时而用普通话,向5名面试考官推销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偶然之中带有必然性的个例,的的确确扇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其一,给了应试教育一记耳光。仅445分考试成绩,素质却很全面,这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远远没有推行开来,现行的高考也无法考察出考生的素质。其二,给了“唯分论才”一记耳光。无论是高校录取还是企业招聘,“唯分论才”是最统一和最直接的条件,你的素质再高,那好像与录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其三,给了“死读书,读死书”一记耳光。我们的大学生在校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至于社会实践活动等,因为与考试无关,均被学生当成了“不务正业”,因此走出校门,生存、就业能力很差。

从这一事例上我们挨了耳光,但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让我们加紧推行素质教育,改革高考方向,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的意识,走“德才兼备”的路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