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五年来全省工会工作综述
(上接一版)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工会叫响“有困难,找工会”口号,履行对职工的“三项承诺”: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没饭吃没衣穿,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的孩子失学,绝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因生活困难发生意外。省总和10个市、杨凌示范区、73个县级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一些行业和企业建立了困难职工援助站,基本建立起全省工会帮扶体系。五年来,各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接待和处理职工信访(含热线服务)事案5.6万人次,代理诉讼2392人次,终结有较大影响的劳动争议疑难积案20多件;救助困难职工20.8万人次,发放困难救济金8352万元。各级工会元旦春节期间筹集款物3.08亿元,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和困难劳模107.2万人次;“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5550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学生7.4万名;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19.2万人参加技能培训,帮助13.6万人实现再就业。
工会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以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和农民工入会为重点,推进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探索和深化“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有效实现形式,建会和发展会员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基层工会组织达4.6万个,工会会员450.2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82.7万人,与五年前相比,基层工会组织增加1.3万个,会员增加100万人。继续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五年来又有68个基层工会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78个基层工会获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工会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10个市、105个县区和部分省级产业工会主席实现了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全省近5万名专兼职工会干部参加了轮训、岗位培训或专业知识培训。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全省地方工会经费基本实现委托地税代收,省总本级经费2007年突破7000万元。
“5·12”汶川大地震后,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尤其是铁路、公路、医疗卫生、教育、电力、通讯等职工在抢险救灾中做出了特殊贡献。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为抗震救灾捐款捐物和募集资金达1.8亿元。涌现出一批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宁强县教师王敏、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分别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47个单位获得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
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归结起来,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 (邓传波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