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果树
□文/张翟西滨
有幸去湘西张家界一游。那里的山水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那里的树木植被层林尽染、郁郁葱葱。在天子山上的贺龙公园,满山遍野是茂密的树木,贺龙公园就建在半山腰,给我的印象当属国内群山之巅的高山公园。拾级而下,在不足1米宽的台阶中间,忽生一棵碗口粗的树木,给游人带来诸多不便。游人大都小心翼翼绕行,游人不时会埋怨道:“咋不将树伐了呢?”我突生灵感,下意识地拿起相机拍下了那棵树。随行的《工人日报》记者老徐,在一旁对我说:“嗬、真有眼力”。对他的话,我蛮在意。一棵树在茫茫林海之中,不过沧海一粟。别说伐去一棵树,就是十棵树,亦毫不起眼,不算什么(更何况树还与人争道)。事实上正是一棵碗口粗的树,并未被公园管理方“伐掉”。而是精心看护它顽强地生长在山路之中。一棵树虽长得不是地方,尽管给游人带来行路难,它却活着、生长着,不遗余力亲吻着本属于它的一席之地……
一阵山风吹来,周围的树木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我留意到这棵不被人看好的“挡道”树,在四周“同伴”的呵护下,来回摇曳,像似向我招手示意,欢迎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游客,又像似点头微笑向我娓娓道出一个“绿色家园、热爱自然”的环保主题。霎时,我眼前的一棵树,如同一个热情、善良、纯朴的湘西人,使我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