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浅谈廉洁文化进车间(区队)、进班组(岗位)的方式方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反腐倡廉建设时,明确提出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积极推动廉洁文化进企业。廉洁文化进企业必须要和企业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和企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和广大员工的文明行为养成一致,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廉洁文化在企业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和存在的薄弱点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进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廉洁文化所蕴含的诚信、守法、廉洁、勤政、和谐等思想道德理念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夯实反腐倡廉思想道德基础,营造“干事干净、干净干事”的氛围,为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廉洁文化进企业的途径主要是:进机关——领导干部、勤廉兼优;进车间(区队)——行为规范、干群和谐;进班组(岗位)——遵章守纪、敬业节俭;进家庭——以廉为荣、助廉促廉。进机关、进家庭工作对象具体,目标方向明确,方法形势较多,易于被教育对象所接受。而进车间(区队)、进班组(岗位),教育对象基本为一般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就出现的不同的声音。一些人偏颇的认为:这些员工本身就不具备腐败的条件,用他们的话说“想腐败也不够格”,所以普遍存在教育与被教育方都不够重视的局面,思路开发不深,途径方法不多,手段方式不够,被动大于主动,成了廉洁文化进入企业、进入广大职工身边的薄弱环节,也影响了廉洁文化在企业整体效能的发挥作用。
针对廉洁文化在车间(区队)、班组(岗位)存在的不够重视的问题,积极开发活动的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廉洁文化进车间(区队)的方式方法
车间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单位,是企业管理的执行层。廉洁文化进车间,首先要做好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切入点是行为规范、干群和谐。
行为规范,就是动而有度、举必合规,这是廉洁文化进车间对党员干部首要要求。作为执行层,班子成员要不择不扣的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规定,要按时完成企业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培训学习任务以及其它任务。作为车间执行层——班子成员,要把执行力建设作为廉洁从业的首要任务和作风体现。在执行前,要明白执行什么,为什么执行,用什么来保证,在执行过程中,要懂得如何纠偏,在执行结束后,要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提供建议,不但要做好战斗员,还要当好参谋员。
干群和谐,就是维护职工权利和利益,多为职工办实事好事,特别是不能做克扣(剥夺)职工工资、奖金、休息权以及加班等利益和权益。日常管理中要做到劳资平等协商,奖罚民主公开;要做到先进正气褒扬,歪风邪气批评;要做廉洁舆论导向正确,经常对职工进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培植核心价值观。同时,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建好诉求机制,了解职工愿望和需求,在职工有病、有困难、有重大事项时,走访慰问,温暖人心,用感情留住职工的心,用亲情聚集广大职工向心力。
廉洁文化进班组(岗位)的方式方法
班组是贯彻各项制度执行终端,换句话说,企业的各项制度只有经过班组员工的落实才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效果,企业的价值也只有经过一个个员工的岗位创造才会实现。
廉洁文化具体到班组、到个人,和贪污腐败基本就扯不上干系了,它转化为了“遵章守纪、敬业节俭”。遵章守纪,就是员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一举一动符合企业文明生产的行为规范,不做有损企业形象和利益的事,不违反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做一个诚信、自律、有素养的员工。敬业节俭,首先要敬业,要敬业先要精业,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精通自己岗位技术技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创新技术和创造价值,作许振超式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其次节俭,节俭就是节能、不浪费,爱护设施,爱护集体财产,有成本意识,并把节俭修炼成美德,把节能修炼成习惯,以岗位创造价值为荣,以违章违规为耻,在岗位上践行“八荣八耻”,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体,最终把自己修炼成爱厂如家,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勇于奉献,有团队精神的优秀员工。?廉洁文化进车间、进班组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虽然可以拆开来看待,但工作应该统一安排,各有侧重。要根据一般党员干部和普通职工的不同岗位,以及转化到岗位的不同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坚持岗位融合,突出岗位职责,在管理中体现,在管理中实现,强化执行力建设和敬业精业精神,强化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这样才会不走形式,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王成河)